伏俟城
古城名。吐谷浑王国都城。“伏俟”,吐谷浑语,意为“王者”,即“王者之城”。故址在今青海共和县铁卜卡古城,位于布哈(喀)河河口附近,南依石乃亥北山,北临切吉河。梁大同六年(540),吐谷浑夸吕可汗营建宫室,建都于此。北周建德五年(576),遭周武帝太子宇文赟攻,一度弃城西遁。隋大业五年(609),遭隋军攻击,其城复陷。隋置西海郡,治此城。十四年(618),吐谷浑王伏允乘隋内乱,返其故地,复都于此。唐龙朔三年(663),吐蕃灭吐谷浑,地入吐蕃。后废。
古城名。吐谷浑王国都城。“伏俟”,吐谷浑语,意为“王者”,即“王者之城”。故址在今青海共和县铁卜卡古城,位于布哈(喀)河河口附近,南依石乃亥北山,北临切吉河。梁大同六年(540),吐谷浑夸吕可汗营建宫室,建都于此。北周建德五年(576),遭周武帝太子宇文赟攻,一度弃城西遁。隋大业五年(609),遭隋军攻击,其城复陷。隋置西海郡,治此城。十四年(618),吐谷浑王伏允乘隋内乱,返其故地,复都于此。唐龙朔三年(663),吐蕃灭吐谷浑,地入吐蕃。后废。
见“并州丁零”(891页)。
见“分龙节”(323页)。
书名。明李实撰,1卷。实字孟诚,合州(今四川合川县)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十四年(1449),瓦剌太师也先统军攻明,经“土木之役”,大败明军,俘获明英宗,后在攻北京时,遭明军反击,北撤,翌年,
1876—1960近代画家。字蓬仙,安徽省太和县城关人。回族。幼家贫,与父以捕鱼为生。因与书画家马忠辰同龄,自幼结交,遂拜辰父、书画家马存一为师,共同画花卉、山水、鱼虫、山石、人物等,朝夕切磋,技艺大
吐蕃大臣。又作名悉腊。娘氏人,唐时译作“明氏”。吐蕃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任御史及政令。晓书记,通汉文,久居长安,致力唐蕃和好。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奉赞普命,赴唐求婚,至长安,受
旧宗名。原西藏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波密噶朗王建立的行政机构。早为转经圣地。藏传佛教徒誉此地之山为糌粑山,仰桑河为牛奶河,河边一巨石被奉为神石。曾吸引大批信徒来此转经朝拜。因门珞械斗,珞巴族迁入增多,成为该
西夏景宗李元昊年号,1038—1048年,凡11年。
前秦越厉王苻生年号。355—357年,凡三年。
书名。清道光十一年(1831)杨迦怿、刘辅廷等撰。共4卷。计舆地、建置、祠祀、食货、文秩、武备、选举七志。土司、武功、里甲诸目载有羌人资料。
土家族狩猎活动。每年过※“赶年”时的活动之一。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四日举行。盛行于湖南永顺、龙山等地。相传,猎王禾撮为保护庄稼,率众猎手上山驱逐害兽。一次,女英雄梅嫦在与野猪搏斗中不幸牺牲。为纪念她,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