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京族

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8915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地区,尤以澫尾、巫头、山心、潭吉四岛最为集中。其先民为古代百越中骆越的一部分,15世纪开始陆续由越南的涂山(今越南海防市郊)等地迁来。解放初称为“越族”,1958年5月改称现名。操京语,语言系属未定。民间流传越南土俗字“喃字”,主要用于传抄歌本、经书、族谱和乡约等,很早以来即通用汉语文。迁来前已经处于封建社会阶段。迁入后主要从事渔业生产,兼营盐业和农业。有水稻、花生、豆类、玉米和红薯等农作物。封建经济关系占主导地位,但至解放前依旧保留有农村公社长老制度性质的“翁村制度”。19世纪80年代法帝国主义入侵江平地区,遭到该族严厉抵抗,组织有“江平抗敌义军”,多次重创侵略者,迫使其一年后撤出该区。信仰道教,部分人信奉天主教。解放后废除封建制度统治,跨入社会主义时代。1952年成立山心、澫尾、巫头三个京族自治乡,1958年又与壮、瑶等族联合成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78年改为防城各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呼栏哈达城

    见“佛阿拉”(1096页)。

  • 赵善政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天兴国君主。白蛮(白族先民),剑川节度宁北城佉逸塝(在今云南洱源县邓川北)人。白蛮大姓之一,世代为南诏显贵。明代杨慎《滇载记》谓其在南诏王隆舜(877—897年在位)时即为清平官。唐

  • 玛尔巴传

    书名。全称《玛尔巴译师传所见获益》。作者乃久巴查通杰布,又名藏嫩黑如迦桑结坚参(1452—1507)。约成书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作者生于后藏扎西喀嘎。出身密咒者家庭,学噶举派教法,系一虔诚教徒

  • 寒真

    见“萧翰”(1992页)。

  • 生苗

    明清时期对居住苗疆偏僻地区社会发展较后进的苗民的泛称。生苗系与熟苗相对而言。凡居地远离府县,不输租服役,不著户籍,自相统领,不通汉语,常居人迹罕至地势险峻之区域者,皆被称为生苗。主要分布在腊尔山、雷公

  • 昆墟州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多勒建国低宝那城(约位于今阿富汗迈马纳城地区)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古儿罕

    ①突厥可汗、西辽皇帝及蒙古一些部首领的称号。又译局儿罕、菊儿罕、菊律可罕、葛儿罕。“罕”又作“汗”。《史集》释为“威武”;《元朝秘史》译作“普皇帝”,意“诸部共主”、“全体之君主”,“犹言大汗也”(《

  • 罗桑却吉坚赞

    1567—1662即四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后藏西部兰周甲地方。差巴本仓策忍之子。初名曲结丹巴桑布。5岁即能诵多种经卷。明万历七年(1579),于安贡寺出家为僧,拜克珠桑结益西

  • 主鹘

    参见“中国犹太人”(297页)。

  • 圣祖御制崇福寺碑

    呼和浩特清代石碑。俗称记功碑。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石碑为两块,分立于呼和浩特崇福寺(小召)院内正殿前左右侧的两座亭子里,称御碑亭。每座碑亭有8根柱子,上盖八角瓦顶。碑立于基石上,高达3米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