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也里可温

也里可温

又译也里克温、阿勒可温、也立乔。蒙古语音译,意为“有福缘的人”。元代对聂斯脱里派基督教徒和教士的通称。关于其语源,另有希腊、叙利亚、阿美尼亚、突厥、阿拉伯诸说。时聂斯脱里派基督教(景教)亦称“也里可温教”。早在蒙古国建立前,即自中亚传入蒙古高原,乃蛮、克烈、汪古及蔑儿乞等部均有信奉者。成吉思汗建国后,蒙古皇室中亦多有人信奉之。元朝时期,各地设“也里可温掌教司”72所。至元二十六年(1289),中央设崇福司掌领其事。延祐二年(1315),改司为院,合并诸掌教司事务归之。延祐七年(1320),复改为崇福司。该教在大都、甘州、宁夏、镇江、扬州、泉州等地都设有教堂。在汪古部辖地内亦颇为盛行。元代信奉该教者大多为蒙古人或迁居中国的西亚人。其人户豁免差发徭役,务农经商则需交纳租税。元亡后,该教在中原内地逐渐消失。

猜你喜欢

  • 田思飘

    南北朝时武陵酉溪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酉溪蛮(槃瓠蛮之后裔,分布在今湘、鄂、川、黔的酉水流域地区)。宋泰始年间(465—471),因不堪官府压迫起兵反。内史王文和征讨之。起义军引敌深入,自后断其粮道。

  • 和啰噶卫

    见“忽鲁爱卫”(1490页)。

  • 清净寺

    著名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寺址在泉州城南。南宋绍兴元年(1131),回回商人纳吉卜,穆兹喜鲁丁创建。元至正九年(1349),金阿里重修。元人吴鉴著有《清净寺记》碑文,记载该寺兴建的缘起与伊斯兰教义,为现存

  • 云中川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周赧王十五年(前300),赵武灵王开拓疆土,北败游牧部落※林胡、※楼烦,占领今呼和浩特平原及大青山一带,设云中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全国为36郡,在此设云中

  • 苏四十三

    1729—1781清代撒拉族、回族联合反清起义领袖。原籍河州(今甘肃临夏),祖辈迁居青海循化(治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平民出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从师伊斯兰教新教(哲赫林耶门宦)首领

  • 萨里木吉

    鄂温克族婚礼仪式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意为“告别宴”。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旧时姑娘出嫁由女方族人和亲友送往,当天留住男家,翌日清晨,新婚夫妇在蒙古包内宴请参加婚礼的亲友,当宴会临近结束时,由坐首

  • 伸思伯八

    元世祖朝蒙古牧民起义首领。蒙古族。原为世祖子爱牙赤位下千户。至元二十五年(1288),因牧民和站户不堪忍受驿站的沉重劳役和各种需索,率众发动起义,断绝驿道,使平常只须3日的路程得绕道走1月之久,阻滞了

  • 王仁斋

    清代画家。安徽太和城(今太和县)人。回族。生于道光(1821—1850)年间。工画,善工笔花鸟和写真画像。光绪十年(1884),由安徽提督学正为其奏请入如意馆,记名称旨,加“六品御书”,名倾京城(今北

  • 五岱

    ? —1784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原居黑龙江。初以前锋从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授三等侍卫,赐“墨尔根巴图鲁”号。以战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平霍集占功,迁二等侍卫,授正黄旗汉军副都统,赐骑

  • 天德

    金海陵王完颜亮年号。1149—1153年,凡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