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甸

中甸

地名。即今云南中甸县。地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峡谷。唐吐蕃铁桥节度使地,宋为大理所辖,元属丽江路,明为丽江府地。清初土知府木氏降于吴三桂。康熙九年(1670),吴割其地赠达赖喇嘛,设喇嘛营官,始盛行黄教。二十年(1681),拨绿旗官兵镇守,谕达赖喇嘛撤喇嘛营官,其地仍归丽江土府。雍正元年(1723),丽江改土归流,由总兵官率兵驻扎。三年(1725),勘划川、滇、藏地界,以其地属云南。五年(1727),设中甸州判,管理词讼、钱粮,隶剑川州,属鹤庆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中甸州判为中甸抚夷同知,隶丽江府。民国初,属川边特别区。1913年改中甸县。

猜你喜欢

  • 古代西南地区族群名。又称卜、百濮。殷商时,分布在江汉流域及以南地区。商之属国,曾向商贡献方物。后参与周武王伐纣。楚熊霜六年(前822),叔堪为争位曾避于此。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楚始开濮地而有之

  • 世系群

    以某个男始祖或女始祖之后裔组成的单系继嗣群体。基本特征为;实行外婚制,在本世系群内不能通婚;始祖明确,系谱清楚;由若干近亲家族按系谱连结组成血缘村落;有头人负责领导生产、分配和组织集体活动;耕地共有,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齐老图河,西至特克什布音图,南至依克沙巴尔,北至察罕索郭图。有佐领3。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首领衮布附清,三十年封多罗郡王,子额琳沁于四十九年(1710

  • 噶玛兰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噶玛兰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居住在兰阳平原的噶玛兰人已不会说噶玛兰语,一部分迁移到东海岸花莲、台东沿海一带,包括花莲县新城乡嘉礼村,丰滨乡新社村,立德村,台东县

  • 和尔本

    1620—1639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董鄂氏。※和硕图额驸之子。天聪八年(1634),袭父三等公爵。九年,命专管四牛录。崇德元年(1636),封其所尚公主为固伦公主。三年,任纛章京。四年,随贝勒岳

  • 敖斯尔

    参见“普济验方手册”(2294页)。

  • 回民独立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1936年6月红十五军团在绥远边境宁条梁休整时,在抗日游击队的基础上扩编而成。回族干部马青年任师长,欧阳武为政委,李铁民为参谋长。任务为:宣传民族自治、宗教信仰自由、抗日民族

  • 梅虫生

    见“西阳蛮”(696页)。

  • 阿济斯和卓

    清代新疆吐鲁番封建主。又译阿喇斯、厄集斯、阿斯呼济。维吾尔族。初隶准噶尔部。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散秩大臣阿喇纳招抚吐鲁番时,遁喀喇沙尔(今焉耆)。雍正三年(1725),清军退居哈密后,被策妄阿

  • 也不干

    ①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曾孙。河间王忽鲁歹之子。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从北安王那木罕出镇漠北,驻军塔密儿河。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反,密遣使约其同举兵,使者为枢密院副使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