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匈语支

东匈语支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支之一。这一术语是原苏联学者H·A·巴斯卡科夫1952年在《关于突厥语言的分类问题》(载《苏联科学院通报·文学和语言部分》,1952第11卷)一文中提出来的,1962年在《突厥语言研究导论》一书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他在对突厥语族语言进行分类时,把历史上属于东匈部落联盟、东突厥汗国、古代回鹘汗国和黠戛斯部落联盟的突厥各部落及其后裔的语言归入同一语支,称为东匈语支。这一语支分两个语组:1)回鹘一乌古斯语组,又有回鹘一突厥次语组,包括古代乌古斯语、回鹘语和现代的图佤语、托发拉尔语;雅库特次语组,包括现代雅库特语;哈卡斯次语组,包括现代的哈卡斯语、绍尔语、楚雷姆鞑靼语、卡玛辛语、阿尔泰语北部方言。2)黠戛斯—克普哈克语组,包括古代黠戛斯语和现代的柯尔克孜语、阿尔泰语。东匈语支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大部分现代语言里都有第二性的长无音;一些语言之间有辅音z、d、t的交替,与西匈语支的j相对应;没有或较少有p—b、 t—d、 q—γ、 k—g、 s—z等清浊辅音的对立;x、h、w不作为独立的音位出现。在语法方面名词与动词形式构成的组合体的紧缩形式极为发达;复合句不很发达,连词较少。在词汇方面,有数量较多的蒙古语借词。

猜你喜欢

  • 速末水

    古水名。初见于《魏书·勿古传》,《新唐书》“速”作“粟”,或作“涑沫江”。即今第二(北流)松花江。一说粟末水与涑沫江所指有区别,后者包括今第一、二松花江。勿吉、靺鞨族中的粟末部(后称粟末靺鞨),因依此

  • 耶律察八

    金代海陵王※完颜亮之昭嫒。契丹族。曾许嫁奚人萧堂古带。海陵王纳之,封昭嫒。时堂古带为护卫,恋旧情,使侍女习撚以软金鹌鹑袋暗赠,事觉,被海陵王于宝昌门楼手刃击杀,堕门下死。

  • 书諴

    清宗室,字实之。满族。爱新觉罗氏。郑亲王济尔哈朗六世孙,辅国将军长恒子。袭奉国将军。性慷慨,不与俗同。年40,即托病辞官,弃仕途,农事为乐。著有《静虚堂集》。

  • 员外酋望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的重臣。据《新唐书·南蛮传》:为王以下八个大员之一,职位在正酋望之下,大军将之上,犹试官也。秉政用事,权力很大。

  • 粮瑶

    见“坳瑶”(1291页)。

  • 天山军使

    官名。开元二年(714)置于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古城)。为唐安西都护府所属天山军之长官。辖兵5000、马500及所属各守捉、城、镇驻兵。

  • 马河图

    ?—1864清末贵州回民起义军首领。俗称“三帅主”。贵州盘县人。回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咸丰八年(1858)十一月,与张凌翔率领大坡铺回民起义反清,占领普安厅分城亦资孔(盘县分县)、兴义(今安龙)、

  • 舜化贞

    877—902唐代南诏第十三世王。又作舜化真、舜化。乌蛮,姓蒙氏。隆舜之子。乾宁四年(897),父被其属下杨登(一说杨定、赵登)谋杀后继王位。五年,改元中兴。遣使诣黎州修好,唐昭宗不答。光化二年(89

  • 普兰迦尔宾行纪

    书名。一译《蒙古人的历史》。13世纪时天主教方济各会教士普兰·迦尔宾(P1ano Carpini,约1183—1252,意大利人)著。1卷。1245年,作者奉命携教皇英诺森四世致蒙古大汗信东行,次年四

  • 典属清吏司

    清官署名。为理藩院下属机构。初为柔远司,继改旗籍司,乾隆二十九年(1764)改为典属司。掌管外札萨克各部旗疆域、封爵、会典、军旅、驿递、蒙藏各地喇嘛及恰克图贸易等事。为管理西藏事务,特设驻藏大臣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