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峰山之战

三峰山之战

蒙古灭金战役之一。元太宗三年(1231),蒙古分三路进军攻金。窝阔台汗弟拖雷率西路军由凤翔南下,渡过渭水与汉水,迂回到金朝后方,由房州挥师东向,直指汴京(今河南开封)。次年初,金将完颜合达,移刺蒲阿率步骑15万南下阻击蒙古军。蒙古军以4万之众避开金军主力,沿途诱击骚扰,采取疲敌逸我的战术,使远道而来的金军疲惫不堪,“不能得食,又不得休息”。此时由窝阔台汗自领之中路蒙古军乘虚自白坡(河南孟津县境内)渡黄河,威逼汴京。金军得知,被迫北撤,当退至钧州(今河南禹县)三峰山时,被两路会合的蒙古军所包围。金军粮秣已尽,天又大雪,士兵“僵冻无人色,几不能军”。蒙古军蓄意让路,放金军北走,然后伏兵夹攻,金军大败,精锐悉数被歼,主将完颜合达被执杀。翌年,汴京陷,金哀宗走蔡州(今河南汝南)。六年,蔡州破,金亡。

猜你喜欢

  • 富勒坚卫

    见“伏里其卫”(798页)。

  • 拜济瑚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阿玉奇汗长子※沙克都尔扎布之曾孙。初随渥巴锡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三十六年(1771),率所属600余户约2000余人随渥巴锡东返祖邦,受封为札萨克辅国

  • 崖葬

    葬式之一。将死者置于崖壁或崖穴安葬。主要分布于川、黔、湘、鄂、桂、滇、粤、闽、台、浙、皖、赣、陕等省区。其年代上限可能至夏朝,下限一般至明、清。贵州部分苗族地区和台湾省某些高山族群体中至今仍有此葬俗。

  • 素丹

    1658—1729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富察氏。康熙十一年(1672),袭父斐雅三等男爵,授护军参领。二十九年(1690),随裕亲王福全征准噶尔,败噶尔丹于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赤峰附近,一说在克什克腾

  • 陶正春

    即“陶新春”(1960页)。

  • 阿梅河

    见“妫水”(1261页)。

  • 梅加羊

    见“西阳蛮”(696页)。

  • 齐齐克妣吉

    明代蒙古女贵族。又译栖栖克、彻彻克,《蒙古黄金史纲》等作阿勒坦妣吉。瓦刺太师※也先女。初,祖父脱欢及父与岱总汗脱脱不花、济农阿噶巴尔济兄弟联合,对抗东蒙古(鞑靼部)的阿鲁台和阿岱汗,双方联姻,遂被嫁与

  • 天方性理

    书名。亦名《天方性理图传》。清代回族学者※刘智撰。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前后。包括本经(5章)和图传(5卷)两部分,图以著经之理,传以详图之义。乃合伊斯兰教一神论与中国儒家性理学说为一体,论

  • 关于杜尔本一卫拉特人的故事

    书名。一称“四卫拉特史”。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诺颜巴图尔乌巴什丘缅著。原著为托忒文。成书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书中叙述卫拉特各部源流、皈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经过、喀尔喀乌巴什珲台吉攻掠卫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