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大领主

三大领主

藏语“阿达切松”的意译。指旧时西藏从中央封建王朝或其上级领主那里领有封地和农牧奴、奴隶,并依靠封建特权对农牧奴、奴隶进行残酷剥削与统治的原西藏地方政府、贵族和寺庙三类封建农奴主。乃沿袭藏语“雄(官府)、格(贵族)、却(寺庙)松(三类)”的习惯说法划分。按照1959年-1961年西藏民改时划分阶级的标准,只把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宗(相当内地的县)以上各级主要官员,握有寺庙政治、经济大权的上层喇嘛,以及占有大量土地和农牧奴、奴隶,依靠剥削和压榨为生的贵族(含土司、千户等)划为农奴主。其总人数不到西藏总人口的2%,加上农奴主代理人,其总人数约占西藏总人口5%左右。

猜你喜欢

  • 母则黑儿普

    彝语音译。意为由于租佃土地而产生的额外负担。旧时四川凉山美姑地区彝族社会中施行的一种剥削制度。包括三项内容:“母则窝”,意为因租地而交纳的猪粮;“母则直”,意为因租地而交纳的酒粮;“申直”,意为因租地

  • 移山

    见“雄溪”(2192页)。

  • 王孤

    即“汪古”(1120页)。

  • 丹寨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南部。为苗族聚居区。唐代置罗恭县,属应州。宋属绍庆府所领诸羁縻州地。元隶新添葛蛮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苗民酋长夭阿路以所管八寨地苗民归于朝。十二年,以夭阿路为安抚司,夭氏世袭

  • 皇始舞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创制之舞。皇始三年(389),拓跋鲜卑所建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后,拓跋珪令尚书吏部郎邓渊定律吕,协音乐。并作“皇始舞”,以明开基始祖(拓跋力微)之业。十二月,珪临天文殿,

  • 阿力麻里

    见“阿里麻里”(1224页)。

  • 舜化

    即“舜化贞”(2262页)。

  • 蔓头城

    见“曼头城”(2061页)。

  • 达马鼻骨德部

    以生女真人所置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鼻骨德部落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时圣宗释免奴隶,置部,取得平民地位。部设节度使统领,隶南府

  • 博贝密尔咱

    明代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蒙古族。博尔济击特氏。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第十六代孙。库缓次子。16世纪中叶,称卫拉特汗,为卫拉特蒙古诸部中第一个称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