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佐
宋太宗长子。字惟吉,初名德崇。太平兴国七年(982),封卫王。八年,改名元佐,进楚王。初,秦王廷美得罪,他独申救之。及廷美死,遂发狂。雍熙二年(985),坐纵火焚宫废为庶人。真宗即位,复封楚王。累拜天策上将军、兴元牧。卒谥恭宪。
宋太宗长子。字惟吉,初名德崇。太平兴国七年(982),封卫王。八年,改名元佐,进楚王。初,秦王廷美得罪,他独申救之。及廷美死,遂发狂。雍熙二年(985),坐纵火焚宫废为庶人。真宗即位,复封楚王。累拜天策上将军、兴元牧。卒谥恭宪。
又译朵儿朵怀、朵儿答哈。元蒙古畏马忽惕氏。幼为阿里不哥宿卫。阿里不哥争帝位失败后,为元世祖所用,称丞相。先后与皇子那木海、阔阔出、皇孙铁穆耳总军北边。至元末,与宗王玉木忽儿(阿里不哥子)、兀鲁思不花(
商办企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香港创立总公司,宣统三年(1911)和1917年先后在广州、上海设立分公司。除经营百货外,兼营旅馆、酒楼、游乐场等业务。
官名。秦、汉、魏、晋、南朝皆置一员,为卫尉副贰,协掌宫门禁卫。西汉秩千石,东汉秩比千石,魏、晋、宋七品,梁四班,陈八品。北魏增置少卿为卫尉副贰,丞降为佐官。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改
孔子后的儒家分派之一。代表人物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再传弟子孟轲。该学派在儒家六艺中长于诗和书;思想上倡言人性善,认为人都有亲亲、敬长的良知、良能;政治上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君民同乐同忧,重视人心背
清代鼓励官员、民人及官兵开垦荒地之法令。顺治元年(1644)规定:州县、卫所无主荒芜土地,准流民及官兵屯种。有主荒地令原主开垦。无力开垦者,官给牛具、种籽。原系荒地三年后起科;原系熟地而后抛荒者一年后
美国人。华名福茂生。波士顿大学毕业。清光绪十四年(1888)来华传教,在南京创办汇文书院,任监督(校长)。二十三年至上海助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受聘为外国语文教习,后升监院。二十五年从英人丹福士手中购得
明应天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字文典。元末流寓湖南。朱元璋灭陈友谅,用为江西行省佥事。历大理寺卿,与李善长、刘基等编定律令。洪武元年(1368)任刑部尚书,改治书侍御史。次年出为广东行省参政。三年召为御
唐佛寺。位于长安城内开化坊。初为萧瑀西园。后瑀子娶襄城公主,乃为公主宅院。文明元年(684)高宗死后百日,宗室贵族于其地建寺,初名大献福寺。天授元年(690),改称大荐福寺。中宗时,大加营饰,成为佛经
即“虢石父”。
即“颜无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