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课
唐时散官、勋官、品子及课户白丁等纳钱代服色役,称为资课。唐初,四品以下,九品以上文武散官、勋官、三卫等所纳代役金称资,品子及课户白丁所纳代役金称课。开元时,始统称资课。因色役者身份不同,役种各异,服役时间有长短,故资课数额不一,简表如下开元时,社会经济发展,地主、商人乃至工匠皆纳资代役,色役伪滥,普遍资课化。二十二年(734),玄宗诏书中将资课和庸调并提,反映资课已成为国家经常税收。天宝初,资课有与其他赋税合并之势。安史乱后,财政制度混乱,影庇人户资课多归本使,不入国库,原以资课钱所付官员手力钱、工匠工资等仍由国家支付,故有时资课反成支出项目。
| 役名及纳资者身份 | 岁纳资额 |
| 白直(白丁) | 2500文 |
| 执衣(白丁中男) | 1000文 |
| 防阁(白丁) | 2500文 |
| 庶仆(白丁) | 2500文 |
| 仗身(白丁) | 2560文 |
| 门夫(中男及残疾) | 850—1000文 |
| 丁匠(白丁) | 2000文 |
| 太常音声人 | 2000文 |
| 丁奴 | 1500文 |
| 丁婢 | 300文 |
| 中男奴 | 300文 |
| 四五品文武散官 | 600文 |
| 六品至九品文武散官 | 1000文 |
| 亲事(六七品官子) | 1500文 |
猜你喜欢
果化州
广西土州。北宋仁宗时置,属邕州。元属田州路。明初属田州府。洪武二年(1369),土官赵荣归附,授世袭知州,以流官吏目佐之。弘治十八年(1505)改属南宁府。治所即今广西平果县西北果化。居民有僮(壮)、
益州西部都尉
官名、政区名。东汉永平十年(67),割益州西部不韦(今施甸)、巂唐(今保山)、比苏(今云龙)、叶榆(今大理)、邪龙(今巍山)、云南(今祥云、弥渡)六县置,以郑纯为都尉,治巂唐城,管理“哀牢人、楪榆蛮夷
文彬
1825—1880清满洲正白旗人,辉发那拉氏,字质夫。咸丰进士。授户部主事。咸丰十一年(1861)任山东沂州知府。同捻军、幅军作战,逮捕幅军首领孙化祥。同治四年(1865)起历任兖沂曹济道,山东按察使
牂柯县
牂亦作䍧。隋置。治今贵州瓮安县境。唐永徽后废。隋唐时曾先后为牂州及牂柯郡治。
毋盐氏
西汉人。史失其名。大商人兼高利贷者,景帝前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反时,长安列侯封君因从军旅,向子钱家借贷。子钱家以战事成败未卜,莫肯予。独其出千金相贷,利息以十倍计。三月后吴楚乱平,毋盐氏以此富关中
耶律刘哥
刘哥一作留哥。辽太祖弟寅底石子。字明隐。太宗时,累迁西南边大详稳。大同元年(947)太宗死于军中,随军诸臣拥立世宗,述律后立太宗弟李胡,以兵来拒。他率本部兵助世宗击败李胡,以功为惕隐。天禄二年(948
河阳仓
隋开皇三年(583)置于洛州(今河南洛阳东北),设仓监管理之。为黄河沿岸四大粮仓之一。唐咸亨元年(670)复置,隶司农寺。开元十年(722)废。
祝册
周代祭礼时由史官宣读的祝祷文告。《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祝佗 佗一作鮀。春秋时卫国人,字子鱼。官太祝,以善于辞令、谙熟历史典章制度著闻。鲁定公四年(卫灵公二十九年,前506),随卫灵公参加周
达吉不
即“完颜弼”。
刘复亨
?—1283元东平齐河(今属山东)人,字诚之。刘通子。宪宗时,袭为行军千户,从严实略地安丰、濠、泗、蕲、黄、安庆等地。后摄万户,从攻四川。以功得兼德州军民总管。中统元年(1260),戍守和林,升武卫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