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琛
北魏中山毋极(今河北无极西)人,字思伯。太和初,为中书博士,迁谏议大夫。宣武帝时,任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上表求弛盐禁,从之。参八座议事。迁侍中,却不能绳纠权贵。曾附贵宠赵脩。脩死,被劾免归本郡。后复除散骑常侍,领给事黄门侍郎,定州大中正。甚见亲宠,委以门下庶事。迁河南尹。奏以羽林为游军,于诸坊巷司察盗贼,为后世所宗。出为营州刺史。后复拜侍中。
北魏中山毋极(今河北无极西)人,字思伯。太和初,为中书博士,迁谏议大夫。宣武帝时,任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上表求弛盐禁,从之。参八座议事。迁侍中,却不能绳纠权贵。曾附贵宠赵脩。脩死,被劾免归本郡。后复除散骑常侍,领给事黄门侍郎,定州大中正。甚见亲宠,委以门下庶事。迁河南尹。奏以羽林为游军,于诸坊巷司察盗贼,为后世所宗。出为营州刺史。后复拜侍中。
宋明理学家关于伦理观的命题。胡宏《知言》认为“天理人欲”同以“性”为本体,原不相离,无先后主次之分、善恶之别。“性”“发而中节”为“善”,谓之“天理”;“发不中节”为“恶”,谓之“人欲”。朱熹深以其论
1349—1409明人,初名火里火真。蒙古族。明洪武中归附,授燕山中护卫千户。靖难之役中从攻真定,袭大宁及战郑村坝,皆有功。累迁都督佥事。永乐初,封同安侯。永乐七年(1409)八月,与丘福出师北征,败
官制用语。朝廷高级官员在得到任命后,一般皆上表辞让,以示谦逊。不让者反成特例。东晋王述迁尚书令,不让,“(其)子坦之谏,以为故事应让”(《晋书·王湛传》)。地位较低的官一般不须辞让。《南齐书·谢朓传》
相传宋太祖曾提出不用南人为相的主张,亲笔书写“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刻石于政事堂,以示子孙。后王钦若为相,吏移刻石于他处,王安石、章惇为相时,刻石被人窃去。据近人考证,此说系反对王安石变法者所编造。
书名。清俞功懋撰。咸丰十一年(1861)俞氏在海盐为太平军所俘,受太平军录用任职,半年后逃逸,以所知太平天国虚实作是书。书中记太平天国之官制、壁画、鼓吹曲等制度,颇有参考价值。收入作者所著《碧城杂著》
謵或作谓。相传为黄帝时人。曾与方明、昌寓、昆阍滑稽给黄帝驾车时为马前之先导。见《庄子·徐无鬼》。
无又作亡。相传为舜时人。与舜为友,舜欲以天下让之,不受,羞而自投于清泠之渊(《庄子·让王》)。
都邑 名、县名。春秋齐桓公始筑城,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东。战国魏置县,文侯曾都于此。西门豹、史起先后在此引漳水溉田。两汉为魏郡治。东汉末后又先后为冀州、相州治。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定都
蒙语音译,即今青海湖。
书名。南宋龚颐正撰。三卷。先是绍兴十三年(1143)诏史馆编修靖康、建炎《忠义录》,未成。此书自建炎元年(1127)至绍兴三十一年(1161),凡三十五年间,忠义可嘉者,自李若水、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