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县
①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封摇扶余为海阳侯,后改其地为县,治今河北滦县西南。属辽西郡。北齐废入肥如县。②辽圣宗时置。治今河北抚宁县东北海阳。为润州治。金皇统三年(1143)改属瑞州。元废。③本汉揭阳县地。晋初(一说义熙九年,413)置县。以南滨大海得名。治今广东潮州市东。隋移治今市。历为义安郡、潮州、潮州路、潮州府治。1914年改为潮安县。宋有三河口盐场,丰济银场,横、衡二锡场。
①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封摇扶余为海阳侯,后改其地为县,治今河北滦县西南。属辽西郡。北齐废入肥如县。②辽圣宗时置。治今河北抚宁县东北海阳。为润州治。金皇统三年(1143)改属瑞州。元废。③本汉揭阳县地。晋初(一说义熙九年,413)置县。以南滨大海得名。治今广东潮州市东。隋移治今市。历为义安郡、潮州、潮州路、潮州府治。1914年改为潮安县。宋有三河口盐场,丰济银场,横、衡二锡场。
书名。近人王先谦撰。一百二十卷(一作一百卷)。王氏鉴于唐颜师古《汉书》注,虽集隋以前诸家注释之长,但有讹误,故采宋、明以下尤其是清人的注释和考辨成果,经三十余年的研究,抄集百余万言,进行补注。其中包括
一名夹谷。春秋齐邑。《左传》定公十年(前500):“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故地说法不一:一说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一说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一说在今山东淄博市旧淄川县西南。
唐时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孙。开元时封右监门都督、西平公。安史之乱,有战功,擢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后赠灵州都督。
?—1123又作辞不失。女真完颜部人。石鲁之孙。从劾里钵与桓赦、散达作战,自阵后奋击,大败敌军,功居多。又佐平乌春、杯乃之乱。以功与盈歌、阿骨打等同受辽封为详稳。后从阿骨打起兵,带千人为左右侍卫。出河
北宋大观二年(1108)升瀛州置。治河间(今市)。宋、金属河北东路。蒙古至元二年(1265)改为路。明洪武元年(1368)复改为府,仍治河间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海河以南,山东马颊河以北,河北任丘、肃宁
地名。在今江苏兴化市南。为兴化要隘。《续资治通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徐达由瓠子角进兵攻取兴化县,即此。
见“女直学”。
地主在本籍外置办土地,设庄收租,称之寄庄。始于唐、宋,而至明清尤甚。明代至清前期,地主为逃避差徭,多在他处置田立庄,或假借外地官僚名义在本地设立田庄。《昭代经济言》载唐龙《均田役疏》言:“江西等有巨室
隋唐以后对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之总称。隋始设,初称吏、礼、兵、都官、度支、工部,寻改都官为刑部、度支为民部。唐高宗即位后,改民部为户部。秦汉时,九卿分掌中央行政事务。魏晋以后
书名。金王寂撰。六卷。原书已佚,清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武英殿聚珍本。又有《九金人集》本,多补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