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梵
东汉清河(今属河北)人。曾任治历官。发现月球运行的不等速现象。章帝元和二年(85)与编訢等人奉诏编制《四分历》。其中增加了二十四节气昏旦中星、昼夜刻漏及晷影长度等新内容。还测定了二十八宿的黄道距度,将冬至点由牵牛初度移至斗211/4度。为后世历法所遵循。
东汉清河(今属河北)人。曾任治历官。发现月球运行的不等速现象。章帝元和二年(85)与编訢等人奉诏编制《四分历》。其中增加了二十四节气昏旦中星、昼夜刻漏及晷影长度等新内容。还测定了二十八宿的黄道距度,将冬至点由牵牛初度移至斗211/4度。为后世历法所遵循。
书名。(1)晋乐资撰。三十一卷(一作三十卷)。记述战国至秦末史事。已佚。清黄奭有辑本一卷,收入《汉学堂丛书》。(2)南宋陈傅良撰。十二卷。此书贯通《公羊》、《谷梁》、《左氏》三传之说,深究经旨,详阅世
即“许谦”。
1662—1735清浙江慈溪人,字韵伯,号似峰。博学多才,通诗书,笃志于医学。精伤寒之学,注《伤寒论》,撰成《伤寒论注》,于张仲景《伤寒论》有所发展。还著有《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以上三书合刊时总
书名。清林伯桐撰。四卷。林氏在编撰《品官家仪考》的同时,又著是书,内容为民人冠仪及冠仪考证,民人婚仪及婚仪考证,民人丧仪、服考及丧仪考证,民人家祭及祭仪考证。对一般平民冠婚丧祭诸礼制作了考核和说明。收
书名。清末唐才常撰。四卷。收作者在《湘学报》、《湘报》等刊所载文三十余篇。较集中反映了其政治主张与学术思想。其中《史学论略》、《最古各国政学兴衰考》、《各国政教公理总论》、《兵学余谈》、《各国交涉源流
1842—1917清末湖南长沙人,字益吾,人称葵园先生。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参与国史馆编纂工作。后任云南、江西、浙江等地乡试考官,江苏学政及湖南岳麓、城南书院院长。戊戌维新时期反对变
即“正一道”。
一作火儿慎,或误作尔慎。明蒙古部名。源于元代主弓矢的怯薛执事火儿赤、箭筒士。统治者为成吉思汗弟哈撒尔后裔。今作科尔沁。
选举制度。谓以对策试士。策是写在简册上的试题。汉以来作为取士考试方法。科举制度建立后,为考试重要内容之一。隋唐时,秀才、进士、明经等科均有策试,制举更以对策为主。宋以后历代科举考试中均有策试内容。参见
东汉建安末曹操改广汉属国置。蜀汉建兴七年(229)属蜀汉。治阴平县(今文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迭部、文县和四川平武、南坪等县地。西晋永嘉后废。西魏平蜀复置。治曲水县(今文县西)。隋开皇初废。蜀汉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