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斗案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属三司度支部,由本部都孔目官以下领之,掌两京仓廪积,计度东京粮料、百官禄粟、厨料。元丰改制,随三司废。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属三司度支部,由本部都孔目官以下领之,掌两京仓廪积,计度东京粮料、百官禄粟、厨料。元丰改制,随三司废。
古代军事攻击方法。将牛身缚枪,其刃前突,以桦皮、细草系牛尾,驱其首向敌,发火,牛骇前奔突刺敌众。《史记·田单列传》记有战国使用火牛作战。后又有以雷弹驭载于牛身,雷弹内装满火药、毒剂,药信盘于雷内,临敌
唐时龟兹国都。在今新疆库车县东三里皮郎旧城。
后突厥碑铭。清光绪十五年(1889)发现于今蒙古鄂尔浑河右岸,和硕柴达木湖畔,哈喇和林遗址附近,西距哈拉·巴拉哈逊三十里,与九姓回鹘可汗碑及苾伽可汗碑同时出土。阙为美称,特勤为突厥贵族子弟爵号。碑为唐
管形火器。清前期造,重型火炮。其炮身分为九节,每节粗细相同,一端刻阳螺纹,一端刻阴螺纹,各节旋合成炮身。炮重七百九十余斤,长五至七尺,载于四轮车上,车中立一半规立木以架炮并有铁柱夹持。装药一斤四两至一
①南朝陈天嘉中置。治今江西余江县锦江镇东南。属鄱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余干县。北宋端拱元年(988)复升安仁场置,治今余江县东北锦江镇。属饶州。1914年因与湖南安仁县同名,改为余江县。196
契丹天赞初置,“以县临潢水”,故名(《辽史·地理志》)。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为上京临潢府治。元废。
书名。清姜皋撰。成书于道光十四年(1834),系访问农民而作,故曰“农咨”。“浦”指黄浦江,“泖”指泖湖(出淀山湖,流入黄浦江)。内容主要论述清代松江府地区(今上海市所属西南、东南地区各县)的农业生产
源自今湖北房县西北,东流经保康北,东北至谷城县南入汉水。今保康县境以下称南河。《左传》桓公十二年(前700):楚伐绞,“楚师分涉于彭”,即此。
亦称偈颂。佛教徒所唱的诗句。佛教经典一般均在短篇的宗教故事或长诗(偈颂)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加工而形成,为佛教的基本思想形式之一。至禅宗,“偈语”又逐渐演变为问答式的“语录”。影响及于宋明理学。
商代地名。即“大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