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
即“元世祖”。
即“元世祖”。
三国时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东北)人,字幼宰。东汉末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任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躬率以俭,所在改变奢侈风俗,迁益州太守。刘备定蜀,征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为亮所
1103—1142宋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字鹏举。出身农家。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建炎元年(1127),上书反对京师南迁,受革职处分。投河北招抚司,被张所破格提拔为统制,随王彦渡河收复新乡,在
简称河东宣慰司。属元中书省直辖。置司于大同路,分管大同、冀宁(治今山西太原)、晋宁(治今山西临汾)三路,辖境包括今山西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又置分司,以领德宁(治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净州(治今
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定淮门外四望山下,西临长江。《晋书·温峤传》:东晋咸和三年(328),温峤讨苏峻,于此筑垒。
又作屋利啜。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重臣。唐贞观十五年(641)率十姓部长遣使请废乙毗咄陆可汗,改立乙毗射匮可汗,太宗从其请。新汗既立,为其弟结姻焉耆王龙突骑支女,从此焉耆不朝于唐。十八年郭孝恪伐焉耆,率师
即“北齐文宣帝”。
书名。隋裴矩撰。十二卷。记隋灭陈事。已佚。
观察推官之简称。
土司名。原为元白崖长官司,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洪武三年(1370)改置,属永顺军民宣慰使司。治今湖南龙山东北。居民主要有苗族、土家族。
商代诸侯。仓或释为匡,或释为蒙。甲骨卜辞中有仓侯虎。仓是族名,虎是人名。武丁时期卜辞有“令仓侯虎归”(《殷契遗珠》第四百五十五片),“从仓侯周”(《殷墟书契前编》第四卷第四十四页第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