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阜
春秋齐邑。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左传》庄公九年(前685):齐公子纠死,“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即此。
春秋齐邑。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左传》庄公九年(前685):齐公子纠死,“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即此。
见“北四阁”。
简书名。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有五十二简,五百五十字。原书无题,今名系整理者据内容所加。是战国编年史。上起秦昭王元年(前306),下迄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内容大致分二类:一为昭王四十
书名。亦称《政道集》。隋李文博撰。十卷。论前人治国要理,凡一百十篇。今存卷三之惧说、远佞人、屏奸臣、惧所从、辨邪正、储训,卷四之君臣相济、君臣成败、宽猛相济、审大臣、详任使、慜诚臣、臣难、举大罪过略小
书名。英国亨德(William Hunter)撰,清末任延旭译。亨德曾辑修印度各省志书,复删繁就简,撰成是编。详今略古,概述印度历史,止于1892年。为英国侵占印度辩护。译者少印度史知识,译名亦不征引
汉语字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合称四声。四声之分,始于南朝。《南史·庾肩吾传》:“齐永明中,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南史·陆厥传》:“(沈)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
清雍正十三年(1735)以慈利县永定卫置,分安福县之地益之,治旧卫城,即今湖南张家界市。属澧州直隶州。1914年州废,改为大庸县。1985年改为市。
官名。(1)西汉将军名号。武帝时以韩安国任此职,督护诸将军。不常置。(2)东汉建安十二年(207)曹操改丞相府护军为中护军,其资重得迁护军将军,四品,职掌相同,典武官选举,与中领军(领军将军)同掌禁军
古代贱役。《左传·襄公九年》:“其庶人力于农穑,商工皂隶不知迁业。”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及文武官员的侍从勤杂人员。如明初规定,取刑部笞杖囚人应役。后照人户差点,不愿当者,解柴薪银两代。各衙门、各品级
后(後)书名。清侯康撰。一卷。惠栋曾撰《后汉书补注》,遗漏仍多。侯康认为注古史与注近史不同,注近史者群籍大备,可择善而从;注古史者遗籍罕存,当日为唾弃之余,今日皆见闻之助,除事涉神奇及确知谬误者外,均
见“赋役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