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地官钱
见“堆垛场”。
见“堆垛场”。
汉代官员上书称病请假或辞职。《汉书·公孙弘传》:“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颜师古注:“移病,谓移书言病也。”又《汉书·疏广传》:“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
又名朝鲜佐领。由后金时期归附入旗的朝鲜族人编立,初为三个半佐领,康熙年间以人丁滋盛增编为八个佐领,遂为定数。其中,隶正黄旗满洲第四参领者二个,隶正红旗满洲第一参领者四个,隶正黄旗包衣第四参领者二个。佐
987—1032北宋杭州(今属浙江)人。初入宫,为真宗司寝。生仁宗,章献刘后取为己子。仁宗即位,她默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人畏章献,亦无敢言者。明道元年(1032),病重,进位宸妃,旋卒。二年,章献
后(後)官名。北宋初置,为中书门下属官。中书门下五房各置员三人,其中一人登录皇帝指示,一人抄写公文,一人校对发印。原选吏人充任,开宝六年(973)后选用士人,太平兴国九年(984)起渐以京朝官充任。元
见“提督四夷馆”。
官署名。渤海国置,有大内相一人,居左、右相之上;左、右司政各一人,居左、右平章事之下,以比仆射;左、右允,比二丞。
古代青铜器纹饰。纹形由两重或三重封口半环状线组成,呈带形横向扩展,环绕器物一周。有时也与其他纹饰相配,组成复体纹饰。盛行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重环纹
1653—1713清安徽桐城人,字田有,一字褐夫,号南山,自号忧庵,乡人亦称潜虚先生。康熙进士,授编修。康熙五十年(1711),因著《南山集》用明永历年号,并收有方孝标《滇黔纪闻》所述南明史事。获罪,
唐时,明经科第三场,考经策十条。主试官从儒家经典中出题,应试者按题作答。开元二十五年(737),免经策十条,改试时务策三道。
①即“州①”。②都邑名。春秋州国都。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北杞城。《春秋》桓公五年(前707):“州公如曹。”《左传》:“淳于公如曹。”杜预注:“淳于,州国所都。”后为杞国都。战国属齐。西汉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