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釐王
东周周王。釐又作僖,名胡齐。公元前681—前677年在位。周庄王之子。周平王东迁以来,王室衰弱,诸侯强大。即位以后,诸侯齐桓公开始称霸。釐王四年(前678),诸侯同盟于幽(宋邑),共尊周王室。同年,封邾国国君克子爵,自此始称邾国君为邾子。
东周周王。釐又作僖,名胡齐。公元前681—前677年在位。周庄王之子。周平王东迁以来,王室衰弱,诸侯强大。即位以后,诸侯齐桓公开始称霸。釐王四年(前678),诸侯同盟于幽(宋邑),共尊周王室。同年,封邾国国君克子爵,自此始称邾国君为邾子。
书名。明龚信辑撰。十六卷(原作八卷)。编年不详。其子龚廷贤续编于万历十七年(1589),后经王肯堂订补,即为后世的流通本。以脉诀、病机、药性、运气四篇为首论,作为学习临证的理论基础。以下分述内科、外科
隋开皇十一年(501)改允州置,治新会县。治今广东新会市北。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贞观十三年(639,一作五年)省。同年再置,治新会县(开元二十三年〔735〕移治今新会市)。辖境相当今广
官名。藩一作蕃。隋大业三年(607)修改官制,不久改主客为司藩,主客侍郎为司藩郎。唐武德三年(620),改司藩为主客。龙朔二年(662),又改主客为司藩,并改主客郎中为司藩大夫。咸亨元年(670)十二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边境关卡检查。
学校名。唐开元二十九年(741)置。京师长安、东都洛阳学生各百人,诸州学生无常员。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每年随贡举人例送至尚书省,准明经例考试。天宝元年(742),西京、东都置博士
1053—1103又译扬割、杨哥等。女真完颜部人。金景祖乌古迺第五子。初受辽封为详稳。大安十年(1094)继兄颇剌淑为部落联盟首领,仍受辽封为“生女真部节度使”,加号“太师”。宋人因称为“扬割太师”。
书名。北宋司马光撰。一卷。体裁仿扬雄《太玄》。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此书以五行为本,五行相乘为二十五,两之为五十。首有气、体、性、名、行、变、解七图。然其辞有缺者,盖未成也。”全书以“虚”为中心思想
或称明正宣慰司、明正土司。土司名。明洪武初年,长河西土官、元右丞刺瓦蒙遣理问官高惟善朝贡,洪武十六年(1383)又遣惟善及从子万户若剌来朝,遂置长河西等处军民安抚司,司治打箭炉(今四川康定)。二十年命
战国时三晋地区的青铜布钱。一般认为是赵国货币。多耸肩、方裆、尖足,可以看出从晋国空首尖足布钱蜕变之痕迹。少数为平肩。有大、小两种形体,皆在钱面上模铸地名,背铸数字。大布俗称“尖足大布”,地名有“甘丹(
?—1841清广东鹤山人。道光十年(1830)任水师提督营外委。十九年署提标左营游击。奉钦差大臣林则徐之命,带领师船在九龙口岸查禁鸦片。二十年正月升署左营游击。旋加参将衔。次年二月随提督关天培防守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