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尉丞
官名。秦、汉、魏、晋、南朝皆置一员,为卫尉副贰,协掌宫门禁卫。西汉秩千石,东汉秩比千石,魏、晋、宋七品,梁四班,陈八品。北魏增置少卿为卫尉副贰,丞降为佐官。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改从六品。北齐置卫尉寺,以卿、少卿为长贰,以丞管理本寺日常事务,从六品。隋、唐、五代沿置,皆置二员,隋从六品,唐从六品上。掌判寺事,辨器械出纳之数。辽代南面官亦有之。北宋设一人,为寄禄官,用以表示品级、俸禄,无具体职掌。元丰改制后,始改为职事官,参领寺务,正八品。南宋建炎三年(1129)罢。
官名。秦、汉、魏、晋、南朝皆置一员,为卫尉副贰,协掌宫门禁卫。西汉秩千石,东汉秩比千石,魏、晋、宋七品,梁四班,陈八品。北魏增置少卿为卫尉副贰,丞降为佐官。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改从六品。北齐置卫尉寺,以卿、少卿为长贰,以丞管理本寺日常事务,从六品。隋、唐、五代沿置,皆置二员,隋从六品,唐从六品上。掌判寺事,辨器械出纳之数。辽代南面官亦有之。北宋设一人,为寄禄官,用以表示品级、俸禄,无具体职掌。元丰改制后,始改为职事官,参领寺务,正八品。南宋建炎三年(1129)罢。
官署名。明置。有局郎、局丞主管,下有纪事、奉御等员。为东宫宦官六局之一。
古代饮酒风俗。即在水边饮酒,浮杯于水上。唐储光羲《京口送别王四谊》:“明年菊花熟,洛东泛觞游。”
中日甲午战争中辽阳地区人民反抗侵略、保卫国土的战斗。清光绪二十年(1894)冬,侵占海城、岫岩一带的日军大举进攻奉天南部重镇辽阳,欲“取奉天度岁”。在辽阳知州徐庆璋支持下,辽阳及附近地区民众组织民团,
官署名。明建文中改通政使司为通政寺,改通政为少卿。成祖朱棣即位,复旧。
官署名。西夏置,掌刻字、印刷事。属末等司。设头监以主其事。近代自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黑城)遗址出土的重要西夏文文献,如百科式类书《圣立义海》、《西夏诗集》,译自汉文的类书《类林》等都注明为刻字司
即“宫他”。
北宋皇帝赵顼庙号神宗,宋人亦以“神庙”称神宗。有时亦称“神祖”。
清代台湾番族(今高山族)与汉人的互市。通常以鹿脯、鹿茸、山猪、熊皮等猎获物及藤筐、达戈纹(番布)等土产,与汉人交换盐、布、铁等必需品。多于夏秋时举行。番社常由酋长出山交换,称为“番割”。
勐亦作猛。明代至清代中期云南临安府南部边疆十五个小土司管辖地区。在今云南元阳、金平二县地,个旧市一部分及越南莱州省西北部分地。纵横四百余里。明初为沐氏勋庄。清初圈拨与吴三桂所部壮丁耕种。吴三桂叛变被平
清代漕运术语。指漕粮运抵通州后,转交京仓、通仓收纳的过程。各省漕粮运至通州,交坐粮厅,由坐粮厅经纪、车户分别运往京仓、通仓。运京正兑漕粮,从通州石坝船载入通惠河,经过普济、平下、平上、庆丰四闸至大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