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
梵文Sattva的意译。佛教名词。一般指有情识生命者,故又译“有情”。认为众生根据生前善恶行为有六种轮回转生的趋向,称“六趣”或“六道”,即人、天、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恶神)。
梵文Sattva的意译。佛教名词。一般指有情识生命者,故又译“有情”。认为众生根据生前善恶行为有六种轮回转生的趋向,称“六趣”或“六道”,即人、天、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恶神)。
官名。春秋晋置,掌刑罚书记。《国语·晋语七》:“无乃不堪君训,而陷于大戮,以烦刑史。”顾炎武《经义述闻》卷二十一:“刑史,谓刑官之史,掌刑书以赞治者。”
西汉改博阳县置。治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旧县。自汉至南朝宋属泰山郡。北魏改为博平县。
即“杜宇”。
749—817唐河南洛阳人,字保衡。由县尉、幕职转为寿安令,以宽限县人赋税罚俸而知名。累迁刑部郎中、御史中丞。元和三年(808),因论仆射裴均朝班逾位,为均所恶,罢为右庶子,出为宣歙池观察使。值旱饥谷
?—550北魏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字永昌。有才思。初为太常博士。所作高显碑铭被称颂一时。为门下录事,累迁给事中,在枢密十有余年。延昌元年(512),奉命撰门下诏书,凡四十卷。又撰朝令、朝仪凡
即“蛮书”。
书名。宋赵子崧撰。一卷。记宋室南渡以前故实,凡一百二十五事。
即“毗伽可汗”。
1773—1834清浙江开化人,字士旋,号金溪。乾隆进士。历道员、按察使,官至刑部尚书。在任期间,力革陋规弊端。生平笃好历算之学,撰述甚多,但多未成书。刘徽之《九章算术方程新术二》,文多脱误,他校补其
唐宋翰林学士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