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郡县表补正
书名。近人杨守敬补正。八卷。杨氏就吴增仅撰《三国郡县表附考证》的遗漏和讹误,补正于吴书的眉端。对有些疑难问题,杨氏采几说并存的办法,以待进一步研究。
书名。近人杨守敬补正。八卷。杨氏就吴增仅撰《三国郡县表附考证》的遗漏和讹误,补正于吴书的眉端。对有些疑难问题,杨氏采几说并存的办法,以待进一步研究。
555—604隋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东北)人,字玄虑,一作玄宪。初仕北周,为仓曹参军。入隋,为兵部侍郎。开皇中,历比部、刑部侍郎、治书侍御史、尚书左右丞等,有能名。后为并州总管司马。炀帝即位,并州总管
亦作札兰额真。满语音译。官名。清八旗组织中级编制单位甲喇之长官。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编置八旗,将五个牛录合编为一个甲喇,每甲喇设甲喇额真。后金天聪八年(1634),梅勒额真以下均改称章
书名。清李滨撰。六十一卷。编年体。起自道光十六年(1836)三月,止于同治三年(1864)九月。作者以三十年之力,搜辑资料,以当时邸钞、奏章、官方文件为主,辅以笔记、杂录、碑传、传闻,并参阅《钦定剿平
唐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之后。官至左武卫将军。开元中,已得画名。书学卫夫人,画以鞍马为妙,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推崇备至。又兼善人物肖像,天宝末,每诏写御马及功臣像,笔墨沉着,神
452—524北魏中山毋极(今河北无极西)人,字思伯。太和初,为中书博士,迁谏议大夫。宣武帝时,任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上表求弛盐禁,从之。参八座议事。迁侍中,却不能绳纠权贵。曾附贵宠赵脩。脩死,被劾
工艺名。包括堆绫、钉绫、贴绫、堆纱、包纱、贴补绣等,在制作上稍有差异,或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习惯称呼,本质上均属堆绫。按设计花样用各色绫子裁剪成各式绫片,在绫片下托纸粘贴,将托裱后的绫片单层平铺在绣
官名。北魏前期尚书省虞曹长官。《山徽墓志》载其父曾任此职。
北周天和五年(570)以宕昌羌地置。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三年(607)复置。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宕州。
?—607隋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一名敏,字昭玄。精明强干,有文武才。仕北周,以平北齐功,拜开府。杨坚当政,引为相府司录,委为心腹。监韦孝宽军,平尉迟迥。进位柱国,迁相府司马。入隋,拜尚书左仆射,
中国古代用官军运输漕粮之制度。宋代以前军运规模较小,多行于边关军粮的运输,漕粮运输主要由民户承担。自元代始,漕粮主要由官军解运。明初仅海运用军,余皆用民。支运法行,军民各半,互相转送。后改兑运法,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