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鱼袋

鱼袋

官员服饰。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定制,五品以上官随身佩鱼符,以明贵贱,应征召。其制左二右一,太子用玉,亲王用金,百官用铜,皆题姓名于符,并以袋盛之,故谓鱼袋。咸亨三年(672)规定,三品以上其袋饰以金,称金鱼袋,五品以上饰以银,称银鱼袋。玄宗开元(713—741)以后,赐服绯、紫者例赐鱼袋,故有赐绯鱼袋、赐紫金鱼袋之说。其都督、刺史及二品以上散官、五品以上致仕官、检校官、试官、内供奉等,亦皆赐佩。宋初其制多缺,太宗雍熙元年(984),始赐内外升朝文武官,衣紫服者饰以金,衣绯服者饰以银。亲王及武官内职将校皆不佩。金朝唯皇太子佩玉双鱼袋。


高级官员的佩饰。其制始于唐,《新唐书·车服志》说:“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左二右一,左者进内,右者随身。皇太子以玉契召,勘合乃赴。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某位姓名。官有二者加左右,皆盛以鱼袋,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刻姓名者去官纳之, 不刻者传佩相付。”开元中,许致仕者佩鱼终身。此后凡百官赏绯、紫必兼鱼袋,谓之章服。武后时一度改鱼为龟,中宗时复改为鱼。宋沿唐鱼袋之制,以金银饰为鱼形,公服则系于带而垂于后,以明贵贱,不再如唐制兼有符契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威厉将军

    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

  • 司迹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迹人置,北周沿置。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司迹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迹人”。

  • 明烈将军

    官名。① 南朝梁、陈十明将军之一,参见“十明将军”。②南朝梁初置,在宁远将军班中,武帝大通三年(529),置宣远将军代之。

  • 抗威将军

    杂号将军名,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更始君臣闻而心忌之,以稷为抗威将军,稷不肯拜。”

  • 幕人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帷幕。《周礼·天官》: “幕人,下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 徒四十人”, “掌帷幕幄绶之事。 凡朝觐,会同, 军族, 田役、 祭祀, 共其帷幕

  • 开封府尹

    官名。五代以开封为京都,始置。宋初沿置,以亲王充任,从三品,为开封府行政长官。其后不置,而以权知府事领其职。徽宗崇宁三年(1104),复置一人,以文臣充,位在六曹尚书之下、侍郎之上。北宋亡,遂废。官名

  • 太府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太府司长官,掌贡赋货赂,以供国用。设太府上士以佐其事,领玉府上士、内府上士、外府上士、左府上士、右府上士、缝工上士、染工上士等官属。周武帝建德二年(57

  • 南院统军副使

    官名,辽朝置,为南院都统军司副长官,佐南院统军使掌南院从军之政令。见《辽史·百官志一》。

  • 抚西将军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置,与抚东、抚南、抚北将军合称四抚将军。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地位相当于征西将军。

  • 典玺

    官名。①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从七品,属尚服局。唐改典宝。参见“典宝”。②官名。唐朝置。员四人,为太子左春坊内直局官,掌东宫符玺、服饰等事。玄宗开元(713—741)中废。③官署名。明朝东宫典玺局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