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鬯人

鬯人

官名。一说为周朝置。掌祭祀时供应鬯酒。《周礼·春官》: “鬯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八人”,掌共秬鬯而饰之”,“凡王之齐事,共其秬鬯。凡王吊临,共介鬯”。贾公彦疏: “饰者,设巾也。”


官名。《周礼·春官》的属官有“鬯人”,负责供应祭祀用的“鬯”酒,并整治刷洗祭器等。“秬”是黑黍子;用黑黍子加郁金草酿造的祭祀用酒叫“鬯”,也叫“秬鬯”。见《周礼·春官·鬯人》。

猜你喜欢

  • 内行阿干

    官名。北魏置。鲜卑语称兄为阿干,故此职带有自部落联盟时期遗留下来的痕迹。是皇帝身边的亲信侍从,随其出猎、征伐。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无此职。参见《魏书·昭成子孙列传》。

  • 南京行人司

    官署名。明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于北京置行人司,原在南京之行人司官署仍存,加“南京”字,称南京行人司。只设右司副一人,从七品,无所职掌。

  • 佐吏

    官名,汉置。1、将帅府置此官,掌参谋应对等事。2、郡县的属吏,其职为长官所使。3、守陵庙之官,掌年节四时的祭祀;位低于陵令。《后汉书·四王三侯列传》:“十八年,立考侯、康侯庙,比园陵,置啬夫。诏零陵郡

  • 散员

    ①无具体职掌之官。《隋书·李德林传》:“授殿中将军。既是西省散员,非其所好。”②五代后周皇帝近卫亲军班直番号之一,招诸州豪杰为之。北宋初因置,殿前司马军诸班直有散员左右四班,侍卫司马军有散员指挥,军头

  • 击胡都尉

    官名。西域焉耆等国置,员一人。见《汉书·西域传》。官名,汉代西域危须国、焉耆国等置此官,掌抵御抗击匈奴等胡军。见《汉书·西域传·危须国、焉耆国》。

  • 修司农寺条例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置,掌编修司农寺条例。八年罢。

  • 司会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司会中大夫属官,正二命。

  • 上林苑监右监正

    官名。明朝上林苑监长官,设一人,正五品。详见“上林苑监左监正”条。

  • 中京都总管府

    官署名。辽朝置。总领中京军民政事。

  • 外火器营翼长

    官名。清朝外火器营之长官。额设一人,正三品,于营总内拣补。在火器营掌印总统大臣、总统大臣统领之下,掌外火器营训练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