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防御使

防御使

官名。唐武则天圣历(698—700)中始以夏州领防御使。安史之乱期间,置于大郡要害之地,或称防御守捉使,掌本区军事防务,位在团练使下。唐朝后期,诸州刺史不带团练使者多加此衔,或与团练使互兼。诸道不设节度使处,亦或置都防御使以领军事。宋初分实任与遥领两种,后多不赴本任,遂为武臣及宗室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从五品。真宗景德元年(1004)党项首领李德明嗣定难军留后,于境内夏、银二州设置,无昊建西夏国后废。辽、金皆置,为防御州长官。辽朝位在团练使下、刺史上。金朝位在节度使下、刺史上,从四品,主管本州民政,兼掌防捍不虞,御制盗贼。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为团结义兵镇压农民起义,以州县正官兼防御使事,由宣慰使司节制。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于所占要地设。十七年进北京后,正式改兵备为防御使,职掌与明朝兵备同。


官名。唐肃宗至德以后,于大郡要害之地置防御使,掌管军事,由刺史兼任。见《旧唐书·职官三·防御团练使》、《新唐书·百官四下·防御使》。宋代防御使为虚衔,见《宋史·职官六·防御使》。金有防御州,此防御使为州官,“防御使一员,从四品,掌防捍不虞、御制盗贼,余同府尹。见《金史·百官三·诸防御州》。明代不设。

猜你喜欢

  • 南中郎

    “南中郎将”的省称。即“南中郎将”的简称。详“南中郎将”条。

  • 西曹令史

    官名。东汉、三国魏、蜀、晋朝置,西曹低级官吏,位低于属,掌文书等。官名,东汉置,位低于掾、属,掌文书等。三国魏、蜀和晋沿置。

  • 贴职钱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带观文殿大学士至直秘阁等职,每月领取一定数额添支钱。徽宗大观(1107-1110)中,改称贴职钱。自学士至直阁,内外皆给。观文殿大学士百千,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八十千,端明殿学士

  • 校书郎中

    官名,东汉置,掌典校秘书。《后汉书·马融列传》:“(永初)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

  • 太常寺司乐

    官名。明制太常寺置司乐二十人,从九品。嘉靖中增至三十九人,后革去五人。掌祭祀音乐之事。

  • 尚方令丞

    官名。秦始置尚方令,属少府。汉沿置,有丞。尚方是制备宫廷器用的机构。《后汉书·百官志三》本注:“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其所作器物当是镂镶金玉等贵重物品。《汉书·朱云传》记朱云说:“臣愿赐尚方斩马

  • 奄尹

    官名。春秋战国诸侯国置。后宫宦官之长。掌后宫政令。《礼记·月令》: “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省妇事,毋得淫。”郑玄注:“奄尹,主领奄竖之官也。于周则为内宰,掌治王之内政宫令。”官名。

  • 总核

    官名。清末置。(1)为民政部参议厅统计局的主官,见“民政部参议厅统计局”。(2)为大理院详谳处的主官,见“详谳处”。

  • 膳部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常丑奴暨妻宗氏墓志》: “(保定)三年(563),转膳部下士。”(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四二五)为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属官,正一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

  • 司寇院

    官署名。宋太祖开宝六年 (973)改诸州马步院置,掌本州刑狱勘鞫之事,设司寇参军领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改为司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