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转运盐使司

都转运盐使司

元、明两朝掌管食盐产销的机构。元朝于辽东、大都、河间、山东、两淮、两浙、福建等地分设,隶户部各设都转运使二人,正三品,同知一人,正四品,副使一人,正五品,运判一人,正六品,下辖盐场多所,各场设司令、司丞以掌其事。其中以两淮规模最大,年额盐多达九十余万引,约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明仍元制,于两淮、两浙、长芦 (今河北仓县)、河东 (今山西运城)、福建、山东等地分设,置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从四品,副使一人,从五品,判官无定员,从六品,下辖各场盐课司、盐仓、批验所共受巡盐御史或盐法道臣的监督。


官署名。元代始置此司,掌场灶榷办盐货等事。其宫有使(正三品)、同知、副使,运判等。另外还有转运盐使司,其职掌与都转运盐使司同。清朝在各产盐要地设“都转盐运使司(即都转运盐使司),简称盐运使司,其主官为运使,从三品,掌管督察场民生计、商民行息,水陆輓运等。见《元吏·百官一·大都河间等路转运盐使司》、《清史稿·职官三·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

猜你喜欢

  • 武藏下大夫

    即“小武藏下大夫”。

  • 牛录章京

    满语官名。原称“牛录额真”,后金天聪八年 (1634) 改是称。顺治十七年 (1660),定汉名为“佐领”。参见“牛录额真”。武官名。清置,见“牛录额真”。

  • 木工

    官名。主管竹木器具制造。一说为殷朝官名。《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土,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郑玄注: “此亦殷时制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将此官所司分成七类,各设官

  • 戟楯虎贲司马

    官名。北魏置。统领戟楯虎贲,位在戟楯虎贲将之上。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矿政司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为矿政局的改名。见“矿政局”。

  • 世袭国子监学正

    官名。清置,为衍圣公官属。秩正八品, 员额一人,以孔子后裔承袭。

  • 中宫谒者令

    官名。东汉属大长秋。秩六百石,领中宫谒者三人,主管皇后宫报中章。官名,汉置,掌中宫谒者,主通报中宫奏章。以宦者充任,属大长秋,六百石。属下有谒者三人,四百石。中宫指皇后宫,所以中宫谒者令又简称中谒者令

  • 镇后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为八镇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止授予在京师任职之官,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陈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武官名。梁始

  • 文部侍郎

    官名。即吏部侍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 改,肃宗至德二载 (757)复名吏部侍郎。官名。见“文部”。

  • 厄夫

    即“额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