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总管

都总管

官名。宋初有都部署为一方军事统帅,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都总管。常以诸路帅臣、知州兼任。神宗行将兵法后,地位渐轻。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置为要郡帅府长官,以文臣充任,并带安抚使衔。绍兴二年(1132)罢。辽朝五京都总管府置为长官。金朝为诸路总管府长官,各一员,正三品,掌统诸城隍兵马甲仗,总判府事,常由所在留守、府尹兼任,兼管军民。海陵王完颜亮攻宋时分三十二军,亦临时于每军设一员为将。元朝大都路、上都路都总管府置为长官,正三品。上都路都总管由留守兼。宫廷、兵部、工部等机构所设都总管府亦置为长官。参见“总管”。


官名。宋朝有都总管,或由知州充任,或由节度使充任,或由旧相重臣充任;有的掌管一州,有的掌管数州为一路,有的掌管两路或三路。辽代五京皆有都总管府,又有兵马都总管府,均有都总管,总理府务。见《宋史·职官七·总管》、《辽史·百官志二》、《辽史·百官志四》、《文献通考·职官十三·都总管》。

猜你喜欢

  • 外辅

    宰相的别称。《三国志·魏书·文德郭皇后》:“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

  • 旗籍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旗籍司。清朝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掌理内蒙古所属四十九旗之疆界、封爵、设官、会盟、军旅、驿递等事以及土默特游牧,黑龙江打牲处之各项事务。乾隆二十二年 (1757) 改柔远后司设; 二十九年

  • 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

    国民党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直属机关。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主持国家总动员业务的研究设计及指导、督促、考核各级动员委员会业务的进行,于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十一月成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

  • 二大

    北魏时为大司马、大将军的合称。位在三师之下、三公之上。官名简称。北魏时大司马和大将军简称“二大”,其地位高于“三公”,低于“三师”。参看“大司马”和“大将军”条。

  • 西部曹

    官署名。北魏初尚书省唯置南、北部曹,太武帝时经营西方,灭大夏、北凉,战事频繁,故增置此曹,主管西部州郡,并负责战事所需之事务。以西部尚书为长官,西部长为次官。平定西方后不久即罢。

  • 颜料库

    官署名。清朝户部三库之一,位于西安门内旧甲字库址。顺治十三年(1656)分后库置。负责藏贮各省解到茶、蜡、香料、颜料及铜、铁、木料等项物品,以备支用。初由户部理事官管理,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掌印

  • 国务员

    民国初置国务院,设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总理和总长,均称“国务员”。国务会议的成员。北洋政府时期国务总理与各部总长同为国务员,组成国务会议,会议时以国务总理为主席。

  • 万安营缮司

    官署名。元文宗天历三年 (1330)置,秩正五品,隶寿福总管府,掌万安寺营建修缮。置达鲁花赤、司令、大使、副使各一员。官署名。元置,属寿福总管府,掌营造、钱粮之事。其官有达鲁花赤、司令、大使、副使、都

  • 脩仪

    同“修仪”,见“修仪”条。

  • 小秀才

    官名。明洪武 (1368—1398) 中置。年青举人、贡生等入国子学读书后,赴各衙门见习,取其中尤英敏者入文华、武英堂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