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通儧

通儧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永安建制始设。分左、右,左单右双,各八人,共十六人。称如左一通儧、右二通儧等。职同检点。主天王视朝时出入言语。

猜你喜欢

  • 噶喇依章京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前锋参领”。

  • 官制用语,指掌管某事、主持某职。《国语·晋语七》:“使掌公族大夫。”注:“掌,主也。”《明史·高拱传》:“拜太常卿,掌国子监祭酒事……帝召拱,以大学士兼掌吏部事。”

  • 信札

    官员临时任命文书。宋自神宗以后,凡官员除授,画旨而尚未给诰,先给札子作为凭信。此种札子称为信札。

  • 梅勒章京

    满语官名。又作“美凌章京”。原称“梅勒额真”,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是称。汉名为副都统。参见“梅勒额真”、“副都统”。官名,清置,为八旗长官,初名梅勒章京(为满语),后改称副都统(为汉语)。《清史

  • 踰(逾)岷将军

    官名。北齐置,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从六品。

  • 判史馆事

    官名。见“史馆修撰”。

  • 和敦大

    即“河吞大”。

  • 题差

    任官制度。明朝户部十三司官员三差之一。疏名上请而任。详见“注差”。

  • 知州军事

    官名。简称知州。宋朝地方行政区划州的长官,职掌略同于知府事。官名。宋初分命朝臣出守各州,号知军州事。军指兵,州指民政,为州的长官。见《宋史·职官七·府州军监》。

  • 掌纳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计部中大夫掌纳上士佐官,正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