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达赖喇嘛

达赖喇嘛

佛号。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达赖”,蒙语,意为“大海”,“达赖喇嘛”意为“德智广深如海无所不纳之上师”。明朝万历六年(1578),蒙古俺答汗始以此名尊奉锁南嘉错,称三世,并追奉其一世、二世。清朝顺治十年(1653)册封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加错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成为藏传佛教各派的最高首领。终清之世,达赖转世皆要朝廷册封。驻拉萨。所辖僧官有国师、禅师、札萨克大喇嘛、札萨克喇嘛、大喇嘛、副喇嘛、堪布等。亦掌全藏之政令,并受成于驻藏大臣。所属有辅国公、一等台吉、噶伦、仔琫商卓特巴、叶尔仓巴、朗仔辖、协尔帮、硕第巴、六品达琫、大中译等官员。又定制,大小番目及前后藏所管喇嘛缺出不准以在世达赖、班禅族属挑补,俟转世方可酌用。


前藏政教领袖。西藏地处西陲,其地方行政组织既不同于内地各省,亦有异于蒙古的盟旗制度。因宗教关系,政教二权,随时势的变迁,间有分合。西藏原分前藏、后藏与阿里三部,达赖喇嘛居于拉萨,为前藏政教领袖,班禅喇嘛居于日喀则,为后藏的政教领袖,阿里统于后藏并治于班禅。一世达赖,以法王而兼藏王,即以一身总揽政教两大权,二世达赖亦因教主而取得国王的资格,兼管政教。固始汗之世,其势力强大,将政权攘归己手,当时达赖仅掌教权。固始汗死,政权复归达赖。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因颇罗鼐平阿尔布巴等的叛乱有功,被封为郡王,总理藏政,达赖仅管宗教。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达赖之下设四“噶布伦”管政治,受驻藏大臣的监督,以呼图克图掌理宗教。至此,政教两权,重归于达赖一人。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为适应事实上的需要,扩大驻藏大臣的权限,兼管政治、军事、财政,其四噶布伦与其他唐古特官的任命,均由驻藏大臣与达赖会办。至此,西藏政教大权复行划分。辛亥革命以后驻藏大臣被逐,北洋政府派遣的驻藏大员,实际上未能掌权,于是政教两权,统归达赖一人掌握,至国民党政府时期都是如此。

猜你喜欢

  • 县尊

    明清时知县之别称。对县官的尊称。其属员、部下都可这样尊称县官。

  • 左尚方署

    官署名。南朝梁少府卿下属机构,设令、丞掌之。北齐太府寺置,有令、丞,又别领别局、乐器、器作三局丞。隋朝隶太府寺,有令二员、丞八员;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隶少府监,升令品。唐初沿置,武则天垂拱元年(

  • 司准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司准中士佐官,正一命。

  • 申诫

    官吏降罚方式之一。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规定, 文官惩戒的第四种为申诫,由所属长官执行。

  • 津沽市政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十一月三日内务部拟定的《直隶津沽市政公署编制草案》,设总办一人,由大元帅简任,必要时得设会办、坐办等以辅助之;下设秘书长一人,秘书四人。公署内分置

  • 归汉都尉

    官名。西域车师前国等置,员一人,见《汉书·西域传》。官名,西汉时西域车师前国置。都尉与校尉为同级军官,位在将军下,掌领兵镇守或宿卫。《汉书·西域传·车师前国》:“辅国侯、左右将、都尉、归汉都尉、车师君

  • 王府官

    官类名。魏晋时,诸王若加将军开府,则置长史、司马及记室、掾属、祭酒、主簿、录事等官属。自南朝宋太宗以来,皇子皇弟虽非都督,亦置记室参军。自此以后,诸王既置国官,又别置府官。分为两个系统。据《隋书·百官

  • 同统领

    官名。南宋初年置,为诸屯驻大军统兵官,位在统领下、副统领上。武官名。南宋置,为统领的副职,见“统领”。

  • 西绫锦副使

    官名。宋初置,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及医官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重定武臣及医官阶官名,改医

  • 四方馆典护

    官名。隋置,掌保卫外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