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工局
官署名。清末巡警部所属。掌修筑马路工程事务。设总办、帮办各一人为正副主官,其下有支应、测绘、监工、收发料委员各一至三人,监工司事一人。下辖内城路工东局、内城路工西局、外城路工东局、外城路工西局、西直门外路工局。民政部成立后改隶民政部,宣统元年(1909年)裁撤。
官署名。清末巡警部所属。掌修筑马路工程事务。设总办、帮办各一人为正副主官,其下有支应、测绘、监工、收发料委员各一至三人,监工司事一人。下辖内城路工东局、内城路工西局、外城路工东局、外城路工西局、西直门外路工局。民政部成立后改隶民政部,宣统元年(1909年)裁撤。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外交官员。由一国派驻在有外交关系的另一国的次于大使的外交代表,其全称为特命全权大使,负责国际事务的交涉。民国政府外交部《驻外使领馆组织条例》规定,民国外交官分全权大使、全权公使、代办使事三级。外交官名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司内上士内司服奄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御营都统以统领御营军队。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典之一。属尚服局。员二人,从七品,唐改正七品,为司饰之佐。协掌中栉、膏沐之事。宋沿置,属尚书内省,金、明悉如唐制。宫中女官名。见“司饰”。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三不领民酋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六品。
杂任职名。唐置,属左右千牛卫,员额一百五十人,掌守供御兵杖。
官名。周朝置。诸侯侍御小臣的官长。掌祭祀宾客飨享侍御之政令。位在小臣正之下,众小臣之上。《仪礼·大射》: “射人告县于公。公升即位于席西向。小臣师纳诸公卿大夫。”郑玄注: “小臣师,正之佐也。正相君,
负责把守一门的小官。参看《门者》条。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于唐朝的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