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内史中大夫属官,正二命。职掌参见“内史中大夫”。
武官名。汉置,掌护羌族。见《汉书·王尊传》。
官名。晋朝置,隶大司农。官名。晋置,为大司农的属官。参见“都水长”。
官名。北周置。《北齐书·源彪传》:“武平七年(576),周武平齐(彪),与阳休之、袁聿修等十八人同勑入京,授仪同大将军、司成下大夫。”正四命。
官名。三国吴置,孙权黄龙元年(229) 拜诸葛瑾为大将军兼此,领豫州牧,权任极重。蜀亦置,地位稍低。官名,三国时吴、蜀皆置,掌护卫,权势颇大。《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权称尊号,拜(瑾)大将军、左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置,掌讨论内外政事,数月后罢。
官名。明永乐元年(1403)改原户部北平清吏司郎中而置,为户部北京清吏司长官,一人,正五品。十八年革。参见“户部北京清吏司”。
选举制度。明、清乡、会试时,考生本人以墨笔书写的试卷。考试官不得直接批阅,须待誊抄后方得批阅。科举考试中试卷名目之一。明清时应试者的原卷称为墨卷。《明史·选举志》说:“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者用朱
宋朝衙前将吏都知兵马使、兵马使统称。
官名。为低级武职,偏裨之将。《新五代史·康怀英传》:“事朱瑾为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