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陵坟掌府官
宦官职名。明制,景皇陵、皇太子坟、王坟、妃坟、公主坟,各设掌府官一人,佥书十余人不等,以供修理、洒扫、看守香火。凡有祭祀,即由本处掌府官行礼。
宦官职名。明制,景皇陵、皇太子坟、王坟、妃坟、公主坟,各设掌府官一人,佥书十余人不等,以供修理、洒扫、看守香火。凡有祭祀,即由本处掌府官行礼。
官名。《书钞》六九引干宝《司徒仪》说:“录事之职,掌总录诸曹,管其文案。”州军府录事参军之职,始见于晋,南北朝均沿置。《晋书·韩延之传》记延之在安帝时由荆州治中转荆州平西府录事参军。南朝宋州军府录事参
吏名。宋朝御史台左、右巡使属吏,负责纠正百官班序,历九选授勒留官后,考察合格,许出为县主簿、县尉。
官名。春秋时期大夫所置属官。《左传·桓公二年》: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杨伯峻注: “贰宗亦官名。亦以大夫之宗室之弟为之。”
官名。西周置。武职。职掌不详。武官名。商代有亚,常奉王命出征或射猎。西周时有走亚,《询》有“成周走亚”(载《文物》1960年第2期),是受周人控制的殷遗民,所掌则不详。
官名。明朝军制,甘肃地区总兵官挂印称将军者,曰平羌将军。
武官名。明置, 见“京卫”。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用火之政令。《周礼·夏官》: “司爟,下士二人,徒六人”,“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时则施火令。凡祭祀,则祭
官名,汉置,为该署长官。西汉属少府,掌器物制造;东汉属郡县,主工税物。《后汉书·百官五》:“其郡有盐官、铁官、工官、都水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凡郡县)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税物。”参看“工官
武官名。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在将、佐之下各设大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文公以郤缺为下军大夫。”晋置军大夫始见于此。
官署名。即尚书省。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垂拱元年 (685) 以后又改名文昌省、中台等,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名尚书省。官署名。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不久又改称文昌都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