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行都指挥使司

行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明朝于军务繁多、地位冲要之处置。简称行都司,制同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及经历司经历、断事司断事等官。共有陕西(驻河州)、山西(驻大同)、福建(驻建宁)、湖广(驻郧阳)、四川(驻建昌)五行都司。洪武中曾改北平都司为北平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改为大宁都司。

猜你喜欢

  • 蒙古书写

    吏员名。元代于六部置,员额一至二人,掌蒙文缮写之事。

  • 都护将军

    官名。东汉初光武帝以贾复为之,从光武出征,监督诸将。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夏侯渊自护军将军迁行都护将军, 督张郈, 徐晃等平巴郡。 三国魏及西晋初为禁军长官,统原属光禄勋的虎贲中郎将等五署,掌宫庭

  • 考工室令丞

    官名。考工室是少府所属制作器械的工场,武帝时更名考工。汉代考工占用场地颇大,《汉书·田蚡传》记田曾经向汉武帝要求把考工一部分土地划给他,以扩建府第,武帝不满地说,你何不把整个武库都拿去?颜师古注:“考

  • 宫观使

    见“宫观官”。官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建玉清昭应宫,始设宫观使,以前任宰相或现任宰相充任;另外还有提点、主管、判官、都监等官,用来安置闲散官员,没有职事。见宋代王栐《燕翼贻谋录·说郛九六》、《文献通考

  • 科尼

    唐古特官。清设于后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不定,亦无一定职务。民国时期沿置。

  • 什伍

    古代军队和居民的基层编制。五人或五家为伍,设伍长一人;十人或十家为什,设什长一人。什伍,为什和伍之合称。《管子·立政》:“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汉书·刑法志》:“连其什伍,居处同乐,死

  • 西市令

    官名。北齐置,司州西市署长官,从七品。

  • 仓吏

    官名,为掌守仓库的小官吏。《史记·货殖列传》:“宣曲任氏之先,为督道仓吏。”注:“韦昭曰:督道,秦时边县名。”

  • 排阵斩斫使

    武官名。后唐置,见“排阵使”。

  • 签(籖)帅

    典签的别称。掌处理文书。南朝时,皇帝在各王国设此官,以皇帝的近侍充任,名为典领文书,实则监视诸王行动,其权甚大,故称签帅。《梁书·江革传》:“时少王行事多倾意于签帅,革以正直自居,不与签帅等同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