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南诏官,主商贾,由清平官、酋望、大将军兼。
周朝众执政大臣合称。 《作册䰧卤铭》: “公大史咸见服于辟王,辨于多正。”
参见“优异佐领”。
官署名。清政府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设于各省,以抚绥流亡、营造宫衙为其目的。
杂任职名。唐代置,中书省员额五十人,门下省员额五人,掌修补制敕之事。
爵名,也写作“翕侯”。汉和西城康居、乌孙皆置。《汉书·匈奴传上》:“前将军翕侯赵信兵不利,降匈奴。赵信者,故胡小王,降汉,汉封为翕侯……单于既得翕侯,以为自次王,用其姊妻之。”《汉书·张骞传》:“大月
晋朝、南北朝皆封孔子的后裔为奉圣侯。
官名,北周地官府司仓中大夫所属有典曲中士,正二命;典曲下士,正一命。掌曲(麴)的制造,以供酿酒之用。《周礼》中无此官。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一百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乐”。
官名。《周礼》无此职。三国魏明帝太和中置著作郎,隶中书省,专掌国史,晋改隶秘书省,南朝宋齐梁陈沿置,北魏亦置。北周因之置著作上士二人,正三命;著作中士四人,正二命。属春官府的外史下大夫。参见“著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