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考功清吏司

考功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考功司。明清吏部四司之一。掌理官吏考课、黜陟之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考功部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洪熙元年 (1425) 南京吏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 (1644) 沿置。设郎中满洲三人,汉一人,员外郎满洲二人,蒙古、汉各一人,主事满洲一人,汉二人及笔帖式、经承若干人。分置本房,山东甲、江南甲、北直甲、广东甲、火房等机构分办司务。宣统三年 (1911) 改组内阁,设铨叙、制诰等局,遂裁。


官署名。明设,为吏部的第四司,掌官吏考课,黜陟升降。《明史·职官一·吏部》:“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考功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以赞尚书。凡内外官给由,三年初考,六年再考,并引请九年通考,奏请综其称职、平常、不称职而陟黜之。陟无过二等,降无过三等,其甚者黜之,罪之。京官六年一察,察以巳、亥年。五品下考察其不职者,降罚有差;四品上自陈,去留取旨。外官三年一朝,朝以辰、戌、丑、未年。前期移抚、按官,各综其属三年内功过状注考,汇送复核以定黜陟。仓场库官一年考,巡检三年考,教官九年考。府州县官之考,以地之繁简为差。吏之考,三、六年满,移验封司拨用。九年满,又试授官。惟王官及钦天、御用等监官不考。”清沿明制,清末废。

猜你喜欢

  • 登闻检院

    官署名。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改登闻院置,委朝臣主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谏议大夫。凡机密章奏及上于登闻鼓院而遭拒绝者,皆受之而上于朝廷,为畅通言路的重要机构。金朝隶御史台,掌

  • 内城巡警总厅刑事巡查所

    清末京师内城巡警总厅内部机构。掌密查、侦察事件,检查广告、传单、集会演说等事。设巡官四人,巡长四人,巡警十人。所属各分局亦设刑事巡查所,职掌略同。

  • 司文侍郎

    官名。亦称“司文郎”。南朝梁武帝普通(520—527)中置,直寿光省,为皇帝的文学侍臣。《梁书·文学·任孝恭传》:“高祖闻其有才学,召入西省撰史。初为奉朝请,进直寿光省,为司文侍郎,俄兼中书通事舍人。

  • 分司东都留台御史

    官名。唐置,属御史台台院。由侍御史一人充任,主管东都留台事务。

  • 殿中侍郎

    见“殿中郎”。

  • 太子典书坊

    官署名。北齐置,掌东宫行令书、表启等,隶詹事府,设太子庶子、太子舍人,又领典经坊、门大夫坊,统伶官西凉二部、清商二部。隋罢詹事,本坊仍置,设右庶子、舍人、通事舍人、录事、主事令史,炀帝大业三年(607

  • 官名。战国秦置。低级军吏。《商君书·境内》:“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将尽赏。”

  • 辨验弓官

    官名。元置,属武备寺,员额二人,掌辨验弓弩的优劣。

  • 隐士

    宋朝士名。徽宗政和八年 (1118) 置,以赐在学选人,正九品。

  • 征事郎

    ①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置,员五十人,正八品,隶谒者台,据事大小出使。②唐朝置为正八品下文散官。金朝改为从八品上。元朝再改从七品,敕授。明朝从七品,升授。文散官名。唐始置,秩正八品下。宋初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