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即国子祭酒。官名。隋始置,为国子监的长官,掌儒学训导之政。国子监祭酒唐为从三品,宋改为从四品,金升为正四品,元升为从三品,明又改为从四品,员额均为一人。清制品秩同明,员额为满、汉各一人。
官名。明制以布政使司参政掌押运漕粮进京之事,称押运参政,见《明史·食货志三》。
官名合称。金朝尚书省左、右丞与参知政事合称执政官,佐宰相治本省之事。
泛指泉府官员,参看“泉府”、“泉布”条。
杂任职名。唐太乐署置三百八十二人,由乐户充任,掌乐舞承应之事。
官名。明代置于州县,掌税收之事。参见“税课司大使”。
官名。唐高祖武德(618—626)中置,为太子济司局长官。太宗贞观元年(627)改名太子典设郎,为太子典设局长官。参见“济司局”。
官署名。元朝置,掌宫室帷幙帐房陈设,牧养骆驼,供进乳酷。初于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设尚舍监,秩正四品。武宗至大元年(1308),改为尚舍寺,升正三品。四年,复改为监,不久,又改为寺。仁宗延祐三年(
官署名。元朝置,又称天源延圣营缮总管府。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降为提点所,隶万安规运寿福总管府,又称天源营缮提点所。掌累朝神御殿祭祀及钱谷事。致和元年(1328)三月,在延圣寺内建显宗甘麻刺神御殿
东宫属官。北魏前期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正八品上,后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