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官署令丞
官名。晋始置甄官令及丞,属少府,掌造作砖瓦之任。南朝宋齐有东西陶官瓦署督、令各一人。梁陈少府始置甄官署令、丞。北齐甄官署统于太府寺,置令及丞,又别有石窟丞。隋初因北齐之制,太府寺统甄官令丞,炀帝改隶将作监,唐因之,掌供砖石陶土之事。员额隋制令二人,丞四人。唐制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下辖府五人;史十人;监作四人,从九品下;典事十八人。宋无甄官署,于将作监置窑务,所掌包括陶瓷工业。金甄官署属工部,令从六品,丞从七品,掌凿石及埏埴之事。属官有直长,正八品。
官名。晋始置甄官令及丞,属少府,掌造作砖瓦之任。南朝宋齐有东西陶官瓦署督、令各一人。梁陈少府始置甄官署令、丞。北齐甄官署统于太府寺,置令及丞,又别有石窟丞。隋初因北齐之制,太府寺统甄官令丞,炀帝改隶将作监,唐因之,掌供砖石陶土之事。员额隋制令二人,丞四人。唐制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下辖府五人;史十人;监作四人,从九品下;典事十八人。宋无甄官署,于将作监置窑务,所掌包括陶瓷工业。金甄官署属工部,令从六品,丞从七品,掌凿石及埏埴之事。属官有直长,正八品。
官名。唐玄宗开元六年 (718) 改乾元院修书官置,以六品以下充任。
见“军巡使”。官名。军巡之名起于五代,宋代于开封、应天、大名等府置左右军巡使,左右军巡判官副之。其员额开封各二人,余府各一人,分掌京城及陪都水火盗贼及刑狱审讯等事。
藏书台别称。《初学记》卷一二引鱼豢《典略》:“芸台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后世亦作为掌管图书的秘书省的别称。秘书省的别称。汉朝兰台为宫中藏书之处,因芸香可防书蠹,兰台放大量芸香,故兰台又称芸台。
官名,秦置,属太仆。入汉因之,为骑马令副贰,主皇帝乘马。东汉省。官名,为“骑马厩丞”的简称,秦汉皆置,属太仆,为骑马厩的副长官,佐骑马厩令掌养天子骑马。参看“骑马厩”条。
宋朝无品武阶官名。南宋置,为效用十资第五资,月给钱四千五百,米一石二斗,春冬衣绢三匹半。
官署名。金朝为管理交钞、盐引的机构,属户部。宣宗贞祐二年 (1214),分设于上京、西京、北京和东平、大名、益都、咸平、真定、河间、平阳、太原、京兆、平凉、广宁等府,瑞、蔚、平、清、通、顺、蓟等州。贞
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府置,属朝内典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置于四川纳溪县(今四川纳溪县),掌该处盐政、马政。设司令,以常选官为之,司丞,以内使为之。十三年罢,寻复置。十五年改设大使、副使各一人进行管理。后革该司。
官名。始自西汉武帝,置于边郡,主屯田积谷,受大司农及郡太守双重节制。东汉沿置。官名,西汉置,东汉沿置,掌屯田殖谷。汉武帝时,为发展与少数民族游牧地区接近地带的农业生产,置农都尉,掌屯田殖谷。《汉书·百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 (1158)置国史院,命宰相提举,汤思退以避其父讳,改称提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