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号将军名,汉置,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以是惭,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官名。史官之一。周朝始设,为太史之别称。时有左、右史之分,左史掌记事,书国史; 右史掌记言。《礼记·玉藻》: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郑玄注: “其书,《春秋》、《尚书》其存者。”孔颖达疏:“
官署名。又称人匠总管府。设于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掌怯怜口哈赤民匠一千一百余户,秩正六品。至元九年(1272),拨隶安西王位下。仁宗时改隶徽政院。英宗至治三年(1323),划归陕西行省管辖。文宗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掌阿难答王位下人匠一十三百余户,隶随路诸色民匠都总管府。置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清朝“寄信”(“廷寄”)的一种形式。详见“廷寄”。
武官名。宇文泰为西魏丞相时始置, 掌领亲信之兵。《周书·尉迟纲传》:“大统八年(公元542年)授帐内都督。”北周沿置,北周末杨坚为大丞相时任此职者见王仲荦《北周六典》所引《大隋故金紫光禄大夫豆卢公墓志
满语官名。即“屯拨什库”。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地方武装机构属的长官。《管子·小匡》: “三乡为属,属有帅”,“武政听属,文政听乡”。
官署名。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改工部总部而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掌经营造作之总务。二十九年 (1396) 改营缮清吏司。
郡散吏名。晋置,为郡吏之长。《晋书·艺术·索紞传》,记紞为敦煌人,太守阴澹命为西閤祭酒,不就。参见“散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