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衣丹尼哈番
即“法依旦尼哈番”。
即“法依旦尼哈番”。
官署名。金朝在各府镇置都军司,掌军率差役,巡捕盗贼,总判军事,并与录事同管城隍。见《金史·百官三》。
官名。属“国民政府主计处”,见该条。
科举制度,指文科、武科殿试第一名,始见于唐。初因应礼部试得中放榜,故称第一名为状头(元)。宋朝定制。太祖开宝八年(975)殿试,重定礼部合格举人名次,正式用以称得第一名者。后历朝沿用,亦称殿元。明清文
官名。① 亦称户关关差。清朝户部榷关之主官。康熙四年 (1665) 裁榷关监督,交地方官委员管理。继复旧制。五十三年 (1714) 后又陆续将部分榷关交地方督抚,驻防将军兼摄。或委道员,或委知府、或委
官名。唐置,为节度、观察使的属官,分司出入,备差遣,无具体职掌。
官名。元代秘书监的副长官,其地位在秘书监卿之下。
官名。南诏官,下府主将。
区域性军事指挥机关。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十二月为“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任命鲁涤平为剿匪总司令;后又有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五月,在国民政府改组为总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府寺左尚方署,设丞。掌宫廷乐器制作。
官场用语。宋朝御史台自御史中丞至御史每人各上一奏章,以言某官之罪,称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