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丞
官名。殿内省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一员,从五品。
官名。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置,为殿内省的佐官。唐武德初改为殿中丞。
官名。殿内省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一员,从五品。
官名。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置,为殿内省的佐官。唐武德初改为殿中丞。
官名。西汉置,于祭祀五帝时掌读祝文及迎送神,有丞。东汉不设。
公人名。宋初置,见“散从直”。
简称文选司郎中。明清吏部文选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 (1396) 改选部郎中设,一人,南京吏部文选清吏司亦设一人,皆正五品。清顺治元年 (1644) 沿设,汉郎中一人。以科甲出身者注授。
官署名。十六国后燕慕客熙光始元年(401) 置。《晋书·慕客熙载记》:“改北燕台为大单于台,置左、右辅,位次尚书。”其职掌参见“大单于”。
散官名号。洪武四年(1371)置,以授从五品内官。
官名。 南诏官, 小府主将。
官名。北周置。《元智墓志》建德五年(576)四月“迁为司御上士。”(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五一)正三命。官名。北周置,府属不详,秩正三命。参见“典驭下大夫”。
官名。北洋政府于民国初年仍沿用清末旧制,于绥远设绥远城将军,主要管理军政和蒙旗事务;民政方面属山西省兼辖。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七月六日公布《都统府官制》后,改绥远城将军为绥远都统,与热河、察哈尔
官名。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置南东二木场,十七年(公元1280年)并为一场,属大都留守司。掌受给营造宫殿材木。以提领一人为主官,下设大使、副使各一人。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由承政厅改设。详见“陆军部承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