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武旅将军

武旅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四班,与轻车将军等同班,代旧辅国将军; 大通三年(529)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四班。陈沿置,改为拟五品,比秩千石。如加为武旅大将军,则进一阶。


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十四班,与轻车、征远、镇朔、贞毅四将军代旧辅国将军;若加“”字,可进位一阶。

猜你喜欢

  • 从官史

    官名,汉置。从官史为从官从史的合称。从官指帝王的侍从官;从史为官府的从吏,不掌曹事,只跟随府主长官备顾问应对,或差遣。《后汉书·宦者列传·曹节》:“(曹)节长乐五官史朱瑀、从官史共普、张亮……共矫诏以

  • 市舶司

    官署名。唐朝始置于广州。宋朝置提举市舶司,先后于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杭州、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等地分置,设官市舶使、判官等,以掌海外贸易。元朝沿置,改市舶提举司,先后置泉州、温州、广东

  • 窠阙

    官制用语。宋朝指官员离任、致仕、死亡等而空阙的职务,由铨选部门选人填补。宋制,凡因官员离任、死亡、致仕等原因而空缺的职务,称为窠阙,得通过铨选以填补之。

  • 陆军总长

    官名。为南京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陆军部的长官。见“陆军部”。

  • 额外章京

    见“总理衙门章京”。

  • 大廉宪

    明朝按察使之别称。

  • 巨托

    官名。南诏官,主仓廪,由清平官、酋望、大军将兼。

  • 宗属寺

    官署名。渤海国置,有大令、少令。

  • 征虏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孙策置,领兵。《三国志·吕范传》: “(范)又从征祖郎于陵阳,太史慈于勇里,七县平定,拜征虏中郎将。”官名,东汉末年孙策置,掌领兵征伐。《三国志·吴书·吕范传》:

  • 平越中郎

    即“平越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