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军都监
武官名。辽置,见“诸指挥使司”。
武官名。辽置,见“诸指挥使司”。
官名,即“朱爵司马”,详“朱爵司马”条。
官名,汉置,为将作少府之副,佐其掌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等。西汉有两丞,东汉改为一丞,俸六百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官名。为秦代将作少府的副职,汉景帝时改称“将作大匠丞”,见该条。
官名。宋真宗始置于各亲王府,以教宗室子弟。辽南面官诸王文学馆亦置。明洪武九年 (1376)置为亲王府属官。选老成、明经、慎行之士充任。初四人,后减三人,从九品。掌侍从起居,陈设经史。官名。宋朝各王府南
官署名。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北洋政府始置,属外交部,掌理关于国际联合会和其他国际组织,国际会议,条约之研究、撰拟、解释及有关条约的法律,国际法的研究等事项。司的长官为司长,下设佥事、主事,分理
即“督粮道”。
东汉灵帝所置的养存善马的马场,从郡国征调来的好马,都养储在这里。其长官为丞。《后汉书·孝灵帝纪》:“(光和)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
官名。明清詹事府所属机构左春坊之职官。与左庶子、左谕德等共掌记注、纂修之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置。二十五年,改詹事院为詹事府,始为詹事府左春坊属官。额二人,正六品。虽沿古制为太子东宫官属,实仅
文书名。下行文。明朝大多作为派遣官、役执行某种公务时的凭证,如兵票、火票、差票等。清朝沿之。中期以后,一些官署的官员常以此代替牌向下行文,成为向属下发布命令、指示的文书。
官名。掌管帝王园陵。《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 “立考侯、康侯庙,比园陵,置啬夫。”李贤注: “啬夫本乡官,主知赋役多少,平其差品。园陵置之,知祭祀、征求诸事。”官名,汉置,为王侯属官,掌祭祀征求。《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之一。明洪武四年(1371)首次举行。十七年颁为定制。清朝因之。每三年一次,在京师举行全国性考试。因试期多在春季三月,故又称“春闱”。又因由礼部主持考试,也称“礼闱”。每逢辰、戌、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