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旅帅

旅帅

官名。① 《周礼》夏官之属。为一旅之长,下大夫爵。郑玄注: “旅一党”,“凡军帅不特置,选于六官六乡之吏,自乡以下德任者使兼管焉。”孙诒让正义引江永说:“党出五百人为旅,旅帅下大夫,即党正也。”参见“党正”。②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十二卫改帅都督为旅帅,为一旅之长。唐朝三卫中郎将府置,每校尉有旅帅二人,从六品上; 率府为正七品下。折冲府每府十人,从八品上。宋朝官制中有旅帅一职,然只存其名而不除授。③太平天国军中与地方之职官,起义之初仿古制设。军队编制,基层为两,四两为一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每旅设旅帅一人,以前、后、左、右、中五营编号。如左八军右营师帅中营旅帅、中十军左营师帅后营旅帅等。下辖卒长五人,两司马二十人,伍长一百人,伍卒四百人,共五百二十五人。另有“职同旅帅”,数不可考。地方建制,以五百二十六家(一说五百家)为一旅,设旅帅一人为乡官。由地方推举,专司一旅之民事、赋役和征兵之事。下属与军中相同,然不如军中位尊。


官名。1、周设此官。周代军制,五百人为一旅,其统帅为旅帅。《周礼·夏官·司马》:“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

2、隋炀帝改帅都督为旅帅。见《隋书·百官下·十二卫》。

猜你喜欢

  • 大使厅

    官署名。清朝户部三库库大使办事处所。参见“三库库大使”。

  • 征收课税所

    官署名。简称课税所。元朝太宗二年(1230)置,共分燕京、宣德、西京、太原、平阳、真定、东平、北京、平州、济南十路,合称十路征收课税所或十路征收宣课所,掌各路内赋税征发与转运等务。长官为正、副使。

  • 宗子博士

    官名。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诸王宫宗学置,掌教授之事。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改为宗学教授。官名。宋置,为“南北宅教授”的改名,见该条。

  • 尚书兵部郎中

    即“兵部郎中”。

  • 天佑殿大学士

    官名。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政府于崇祯十七年(1644) 正月置。以牛金星任,成为文官之首,实握宰相之权。

  • 左正言

    参见“正言”。官名。宋太宗端拱初改门下省左拾遗为左正言。见“正言”。

  • 广储司员外郎

    官名。清朝内务府广储司之职官。额设十八人,均在司属六库办事,库各三人。分掌各库之出纳。

  • 典牧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仿《周礼》牧人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属官,掌国家的牧业生产,下设典牧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参见“牧人”。

  • 县政府教育科

    县政府内部分科之一。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裁教育局后置,以科长为主官。掌理公私立学校的设置监督、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师资检定训练、私塾改良及管理文化团体。

  • 莫府

    官署名。同“幕府”。军帅处理军务之机构。参见“幕府”。将军治所称莫府,也写作幕府。《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注:“《集解》如淳曰:将军征行无常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