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散郎

散郎

①官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世)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司马贞《索隐》: “三郎谓中郎、外郎、散郎。”魏、晋中郎、郎中等郎官无职事,故亦有此称。《晋书·夏侯湛传》: “而官不过散郎,举不过贤良。”时湛为郎中。②散骑侍郎简称。《三国志·方技·杜夔传》: “时散郎邓静、尹齐善咏稚乐。”③唐朝指尚书省诸司员外郎。郎中则称正郎。


1、郎官名称之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三郎无得立者。”注:“《索隐》:三郎,中郎、外郎、散郎。”

2、无职事的郎中。《晋书·夏侯湛传·抵疑》:“官不过散郎,举不过贤良。”唐朝韩愈《韩昌黎集·外集·顺宗实录五》:“执谊尝为翰林学士,父死罢官。此时虽为散郎,以恩时时召入问外事。”

3、指员外郎。《唐书·元稹传》:“长庆初,崔潭峻方亲幸,以稹歌词数十百篇奏御,帝大悦,问稹今安在,曰:‘为南宫散郎。’即擢祠部郎中,知制诰。”

猜你喜欢

  • 昏钞库

    官署名。元朝置。掌回收、销毁废旧钞币。置于世祖至元元年(1264),秩正九品。二十四年,改名烧钞库。

  • 都漕运使司

    官署名。元朝置。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改漕运司为都漕运司。后分设京畿、江淮、济州三都漕运使司。二十五年,京畿都漕运使司分置内外二司,内司仍旧名,外司称都漕运使司,于河西务置总司,临清置分司,领接

  • 故纸仓

    见“文书库”。

  • 礼曹参军

    官名。北周末始置于大丞相府,掌导礼仪。北周末,杨坚为左大丞相、大丞相、相国,任相府礼曹参军者,见王仲荦《北周六典·大丞相第六》所引《隋故使持节仪同大将军昌国惠公墓志铭》:“公讳奉叔,第二子恢,利州总管

  • 等衰

    周朝制定的尊卑等级制度。《左传·桓公二年》: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弍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 纸官丞

    官名。南朝梁、陈置。见“纸官令”。

  • 编修中书条例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置,掌清理中书政务,以为变法之准备,设看详、同看详及编修官。八年罢。官署名。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置,掌编修中书条例。八年(公元1075年)罢废。

  • 噶布式显壮尼大

    即“噶布什贤壮达”。

  • 前监军

    官名。三国蜀置。统兵。后主延熙六年(243),王平自前护军拜此,兼镇北大将军,统汉中守军,以拒魏兵。官名,三国蜀置,掌监督军事。《三国志·蜀书·王平传》:“(延熙)六年,琬还住涪,拜平前监军、镇北大将

  • 风俗大夫

    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后汉书·王莽传》:“莽知天下溃畔,事穷计迫,乃议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分行天下,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管之禁,即位以来诏令不便于民者皆收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