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安使司
官署名。辽置,为招安使的官署,掌招安受降事。见《辽使·百官志四·南面边防官》。
官署名。辽置,属南面边防官。景宗保宁初耶律合住曾任西南面招安使。
官署名。辽置,为招安使的官署,掌招安受降事。见《辽使·百官志四·南面边防官》。
官署名。辽置,属南面边防官。景宗保宁初耶律合住曾任西南面招安使。
官名。宋朝皇帝出巡、亲征,则于京师置,掌皇城守备之事。
官名。管理道教事务之道官。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为各府道纪司之长官。府各一人,从九品,设官不给禄,颁发度牒。掌钤束一府之道人。清沿明制,品秩未入流。例由礼部拣选通晓经义之道人充补,移咨吏部注册。
清代选拔内阁中书的考试。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令各科进士不拘年分,愿考中书者,选取遇缺即补。雍正初,复考选举人为内阁中书。此后,凡进士、举人均可应考内阁中书,考无定时,亦无定额,内阁需人时咨礼部奏
官名。唐置,属太常寺的礼院,掌检讨礼仪。
官署名。金朝设于宣宗贞祐四年(1216),备咨询,以谏官许古等掌其事。
官名。宋置, 见“殿试详定所”。
“左武伯中大夫”的省称。
官名。魏晋南北朝皆置,为尚书省殿中曹长官通称。亦称殿中郎中。资深者可转侍郎。西晋属殿中尚书。东晋南朝直属尚书左仆射,为亲近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员,常代拟诏敕,故多用文学之士。北魏、北齐属殿中尚书,领宫内兵
官名。金署,为审官院副长官,从四品,位在知院下,与知院共掌奏驳除授失当事。见《金史·百官一·审官院》。
官名。宋朝始置。初为太学职事之一。仁宗时,选差学生充任。神宗熙宁四年(1071)选上舍生分经为之,每经二人。熙宁末年,始正式命官充任,并仍参用学生,遂有命官学正与职事学正之别。命官正九品,三年一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