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护匈奴中郎将

护匈奴中郎将

官名。东汉置,亦作使匈奴中郎将或匈奴中郎将。监护南匈奴单于,参预司法事务,并助南匈奴防御北匈奴的侵扰。员一人,拥节,秩比二千石。设官府,官属不固定,随事而置,主要有副中郎将、副校尉、司马、从事、掾史等。东汉末罢。三国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复置,仍监护南匈奴事务,多以并州刺史兼任,使持节或假节,四品。晋朝沿置,四品。十六国前秦、后秦亦置。南朝宋以授北凉统治者沮渠蒙逊。北魏初置,太武帝天兴四年(401)罢,后复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三品。北齐从三品。


官名,也称使匈奴中郎将。汉朝设此官,专门负责南匈奴事务,保护南匈奴。因以军事为主,故多以有威望的大将担任。魏晋也设此官,掌护南匈奴。见《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护匈奴中郎将》、《晋书·职官志·护匈奴、羌、戎、蛮、夷、越中郎将》。

猜你喜欢

  • 左拾遗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始置,员二人,从八品上,属门下省,掌供奉讽谏。天授二年 (691) 增至五人,后除授颇滥,有“拾遗平斗量”之讥。宋初多出领外任,或兼领别司,不专任谏职。太宗端拱元年

  • 车郎

    官名。秦置,西汉因之。为郎官之一,属车将,位郎中,秩比三百石。掌宿卫,出充车骑。东汉省车、户、骑三将,郎中并属左、右、五官三署,遂不复有车郎。官名,汉置,分左右,分属左右车将,主车,掌宿卫、出充车骑,

  • 令君

    1、对尚书令的敬称。荀文若和荀公达在东汉末年先后任尚书令,被尊称为令君。“帝尝谓曰:魏武帝言荀文若之进善,不进不止;荀公达之退恶,不退不休。二令君之美,亦望于君也。”见《晋书·荀勗传》。2、对县令的尊

  • 噶喇依章京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前锋参领”。

  • 奏贬

    太平天国降罚官员的制度。见“保升”。

  • 御正上大夫、中大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内史中大夫,掌传达王的诏命。北周依《周礼》于春官府置内史中大夫,后又增置内史上大夫,相当于魏晋的中书监令的职任。又于天官府置御正中大夫,在皇帝左右传宣诏命,“任总丝纶”,比中书

  • 重将

    杂号将军名,汉置,主将兼掌管辎重。《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南安严侯宣虎,以河南将军汉王三年降晋阳,以重将破臧荼,侯,九百户。”注:“师古曰:重将者,主将领辎重也。”汉代别将之一。《汉书·功臣表》

  • 督军粮御史

    官名。三国魏置。掌出征时督运军粮。七品。隶御史台。参见“督军粮执法”。官名,三国魏置,属御史台,掌督运军粮,位低于督军粮执法。参看“督军粮执法”条。

  • 管理将军府事务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将军府的主官。见“将军府”。

  • 中藏府令

    官名。东汉属少府,秩六百石。员一人。掌宫中币帛金银诸货物。三国时魏沿置。据洪饴孙《三国职官表》,中藏府令六百石,七品,属少府,有丞,职掌同。吴国亦置。晋分置“中黄左、右藏令”。官名,汉置,属少府,俸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