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御羞令

御羞令

官名。初属少府。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后属水衡都尉,有两丞。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御羞为地名,在蓝田,土地肥沃,多出御物可进贡者。御羞令即主其事。东汉省。


官名,汉置,属水衡都尉,掌御苑,有两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九官令丞……御羞两丞。”注:“如淳曰:‘御羞,地名也,在蓝田,其土肥沃,多出御物可进者,《扬雄传》谓之御宿。《三辅黄图》御羞、宜春皆苑名也。’师古曰:‘御宿,则今长安城南御宿川也,不在蓝田。羞、宿声相近,故或云御羞,或云御宿耳。羞者,珍羞所出;宿者,止宿之义。’”《三辅黄图·苑囿》:“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汉书》云,武帝建元三年开上林苑,东南至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汉武帝为离宫别馆,禁御人不得入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

猜你喜欢

  • 司社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无此官,北周置司社,正二命,司社下士,正一命。掌祭祀太社之事,属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北周诸帝常祀太社,如《周书·孝闵帝纪》:“元年(公元557年)春正月甲辰,祠太社。二月戊寅,祠太社。八月

  • 选部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吏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又改吏部郎为选部郎,后又减郎的员额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吏

  • 骑督偏将军

    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掌征伐。《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平寇将军临渭亭侯庞会、骑督偏将军路蕃,各将左右,斩门突出。”

  • 功劳

    官制术语。指事功、劳绩。《汉书·宣帝纪》“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

  • 斋右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齐右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司右下大夫属官,随从皇帝出征,刘雄任此职时,曾兼理小驾部下大夫事务。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齐右”。官名。《周礼》夏官之

  • 员外殿中将军

    武官名。见“殿中将军”。

  • 国信司

    官署名。南宋置,为临安府所属机构,掌往来国信事。

  • 外政司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始置,属外交部,置司长、佥事、主事、录事等员。北洋政府沿置。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官制,其职掌为:一、地土国界交涉;二、禁令裁判、狱讼交犯;三、公约、保和会、红十字会;四、

  • 演习

    官名。南诏官,大府主将。

  • 三司河渠司

    官署名。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置,掌修治黄河、汴河堤岸及开浚等事。初以三部副使及判官主其事,后特置都大提举河渠司。嘉祐三年(1058)废,另置都水监领其事。官署名。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