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幢主

幢主

官名。南北朝置,为幢的主将,所领人与数与队主相近,主要用于仪卫,在必要时也参加作战。多以他职兼领。北齐时与军主、别将、统军、都将合列为“备身五职”,备宿卫; 将作寺亦置,负责营造。北齐从九品,北周正三命。隋朝沿置,从九品下。


武官名。幢主之名,起于南朝宋,幢本为军队的旗帜,南朝宋用作军队的编制单位,长官称为幢主。如《宋书·刘怀慎传》附刘道隆传记刘骏攻刘劭时将其直属之军分为三幢,以刘道隆等三人为幢主。北魏时军中亦有幢主之号,《宋书·索虏传》记“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 汝阳城内有虏一幢,马步五百。”北齐沿置,见《隋书·百官志中》。北周亦置幢主,任此职者见王仲荦《北周六典》所引秦业造像之文:“唯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五月朔,荡寇将军、武骑常侍、雍州典驿、幢主敬信士秦业敬造石像佛。”

猜你喜欢

  • 利用太监

    官名。元置,为利用监的佐官,见“利用监”。

  • 贵州司郎中

    官名。即“贵州清吏司郎中”。

  • 招贤所

    官署名。金朝设于宣宗贞祐四年(1216),备咨询,以谏官许古等掌其事。

  • 无涓

    西汉宫中女官名号,秩视百石。女官名,汉置,为十四级中的最低一级之一。《汉书·外戚传》:“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注曰:“涓,洁也,无涓,言无所不洁也。”《后汉书·皇后纪》注说:婕

  • 廷议

    廷臣议事制度。明朝凡有大政及推举文武大臣,内阁会同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给事中计议,然后具本奏闻,由皇帝裁决。

  • 五州制置使司

    官署名。五州为建、霸、宜、锦、白川。辽圣宗统和(983—1012)中设五州制置使。开泰七年(1018 )萧进忠为彰武军节度使兼五州制置。后废。

  • 转对

    官场用语。即百官轮次面奏时政得失。五代后晋天福(936—943)中,令五日内殿起居,以两人转对,各具实封以闻。后汉高祖乾祐(948—950)初罢。宋太祖建隆三年(962) 复行,凡遇内殿起居日,在朝文

  • 左奉裕卫

    官署名。即太子左内率府,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左内率府。

  • 盐政司

    官署名。民国二十五年改盐务署为盐政司,掌盐政等事。参看“盐务署”条。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原置盐务署,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改为盐政司。管理盐及硝磺的产制收储及运销。以司长为主官,下设科长、

  • 虞衡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虞衡司。明清工部四司之一。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四人。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亦郎中一人,主事二人。掌理采捕山泽鸟兽之肉、皮革、骨角、羽毛等物,并司制造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