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市舶司

市舶司

官署名。唐朝始置于广州。宋朝置提举市舶司,先后于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杭州、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等地分置,设官市舶使、判官等,以掌海外贸易。元朝沿置,改市舶提举司,先后置泉州、温州、广东、庆元(今浙江宁波)、澉浦、上海、杭州七处,然多有变更。设官提举,正五品,隶行省,掌海外贸易,签发商人出海入境公验、公凭,检查船只,抽分抽税。明洪武七年(1374)于太仓、黄渡(今上海嘉定)置,后罢。复于宁波、泉州、广州置,后亦罢。永乐三年(1405)再置,除宁波、泉州、广州外,并增云南、交阯(今越南)二处。嘉靖(1522—1566)中因倭寇掠宁波,再罢,仅存广东一处。清朝不置。


官署名。宋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温州、苏州等地设市舶司,也叫市舶务,由郡兼任,掌管对外贸易的管理、法令、税收等。>宋神宗元丰后,设提举市舶司,置提举官。明代称市舶提举司,清代不设。见《宋史·职官七·提举市舶司》、《明史·职官四》。

猜你喜欢

  • 正议大夫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始置,正四品。唐沿置为正四品上文散官。宋初沿唐制,太宗太平兴国(976—984)初改正奉大夫。神宗元丰三年(1080)置为新寄禄官,取代旧寄禄官六部侍郎,从三品。哲宗元祐

  • 刑科推丞

    见“大理院推丞”。

  • 内阍人

    官名。唐代太子内坊局的属官有内阍人,掌承诸门出入管钥,内扇、灯烛。见《新唐书·百官二·太子内坊局》。流外官名。唐置,属太子内坊,员额八人,秩流外六品,掌承诸门出入管钥、内伞扇、灯烛。

  • 将作少府左丞

    官名,秦置,汉沿置,为将作少府副长官。佐将作少府治宫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候。景帝中六年更名将作大匠。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又主章长

  • 守阙

    宋代谓官员等待铨选为守阙。即“待阙”,见该条。

  • 族中承袭佐领

    清朝八旗世管佐领之一。又称“族中承管佐领”。凡兄弟一同带来人丁编立及族人合编之佐领,或无根由佐领经一家管过五世以上者,佐领员缺于族人中通行拣选世管,名为族中承袭佐领。

  • 组织训练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设置,属社会部。其主要工作在于执行《非常时期人民团体组织法》,即管理各种人民团体,如农会、工会、商会、渔会、教育会及自由职业团体等“职业团体”,和其他

  • 学博

    清朝州县学官之别称。

  • 财政公所

    官署名。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于各省布政使司内设财政公所,或名度支公所。所内分科办事,其组织机构各省略有不同,山东布政使司所属的财政公所分设以下五科:总核科:掌复核各科收支款目、册籍,核定后由

  • 协台

    清朝绿营军官副将之别称。清代副将别称协台。详“副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