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都候
① 官名。东汉置,属卫尉,秩六百石。主剑戟士,有丞 一人,领员吏二十八人,卫士三百八十三人,徼巡皇宫,宫中如有被劾犯罪者,则执戟戏车缚送诏狱,依照官位高下送相应机关处治。②匈奴官号。与右都候皆由匈奴贵族四姓中乔氏出任。
官名,汉置,俸六百石,属卫尉,掌领剑戟士巡逻宫中;天子有所收考,绑置车上,以马皮覆盖,送所属诏狱。有丞一人,属吏二十八人,卫士三百八十三人。见《后汉书·百官志二·卫尉》。
① 官名。东汉置,属卫尉,秩六百石。主剑戟士,有丞 一人,领员吏二十八人,卫士三百八十三人,徼巡皇宫,宫中如有被劾犯罪者,则执戟戏车缚送诏狱,依照官位高下送相应机关处治。②匈奴官号。与右都候皆由匈奴贵族四姓中乔氏出任。
官名,汉置,俸六百石,属卫尉,掌领剑戟士巡逻宫中;天子有所收考,绑置车上,以马皮覆盖,送所属诏狱。有丞一人,属吏二十八人,卫士三百八十三人。见《后汉书·百官志二·卫尉》。
明代铨选方式之一。明代吏部于弘政门会选通、参以下官。参见“廷推”。
即“礼部试”。(1)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唐代初制,应省试者到尚书省后,须疏名、列到、结款、通保及所居,始由户部集阅,而以考功员外郎试之,贞观以后则由考功员外郎专掌之。至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考
官名。汉朝郡守属吏,职掌水利。据《汉官》,东汉河南尹员吏有监津渠漕水掾二十五人。官名,汉置,掌水利漕运等事。《后汉书·百官五》:“凡州所监都为京都,置尹一人。”注:“《汉官》曰:河南尹员吏九百二十七人
官署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原肴藏署而置。设令一人,丞二人,典书、锡匠若干。掌供祭祀、朝会、宾客之棒、栗、茭、芡及于肉、鱼、盐等物。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肴藏署。玄宗开元元年(713)再复
参见“监督”。
周朝天子册封诸侯大臣时颁发的作为瑞信的玉圭。分公、侯、伯三等。《周礼·冬官 ·考工记 ·玉人》:“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 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
即“纠察在京刑狱”。
官名。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置,以使臣充任。参见“都监”。
见“副司矢”。
见“步军翼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