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尚食局

尚食局

官署名。①北齐门下省置,总知御膳事,有典御二员,丞、监各四员。隋朝门下省沿置,有典御二员、直长四员、食医四员;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隶殿内省,置奉御二员、直长六员,又有食医员。唐朝殿中省沿置,有奉御二员、直长五员、食医八员,掌储洪,进御膳必辨时禁而先尝; 宴飨百官宾客,则与光禄寺按品秩而供; 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为奉膳局,咸亨元年(670) 复。宋朝殿中省亦置,掌宫廷膳羞之事,有典御二员、奉御四或六员、监门一、二员,又有膳工; 南宋罢。辽朝殿中司置,以奉御掌之。金朝宣徽院置,有提点、使、副使,掌总知御膳,进食先尝,兼管从官膳食,又有直长一员、都监三员,并统生料、收支二库都监、同监各一员,宣宗元光二年(1223)参用近侍、奉御、奉职。元朝宣徽院沿置,从五品,掌供御膳及出纳油面酥蜜诸物,世祖至元二年(1265)置提点,十一年置生料野物库,隶焉; 二十年省并尚药局归之别置生料库; 定置提点一员、大使一员、副使二员、直长一员。朱元璋吴元年(1367)置,隶宣徽院,明洪武元年(1368)改隶光禄寺。② 隋炀帝内官六局之一,掌进膳先尝,管司膳、司酝、 司药、 司四司, 每司又置典、 掌, 以贰其职,唯司膳、典膳、掌膳各四员,余各二员,又有女使员。唐朝宫官沿置,有尚食二员,掌供膳羞品齐,总司膳、 司酝、 司药、司, 凡进食先尝, 四司、 四典、四掌各二员,又有女史十四员。明朝女官沿置,有尚食二员,掌膳羞品齐之数,凡以饮食进御,则先尝之, 领司四:司膳、 司酝、 司药、 司; 司膳、 典膳、掌膳各四员,余三司、三典、三掌各二员,又有女史十员; 服劳多者,或五六载,得归父母,许听婚嫁; 年高者许归,愿留者听; 现授职者,家给与禄;永乐(1403—1424)以后职尽移于宦官。


官署名。北齐设尚食局,总管皇上膳食诸事;其官有典御二人,丞、监各四人。见《隋书·百官中·门下省》。隋也置尚食局,掌供御膳;其官有奉御二人(正五品),直长六人,还有食医等。见《隋书·百官下·殿内省》。唐沿其制。唐代尚食局掌供皇上膳羞酒醴等;其官有尚食二人(正五品)、司膳二人、司醖二人、司药、司饎等。见《新唐书·百官二·宫官·尚食局》。元代尚食局,秩从五品,掌供御膳及出纳油面酥蜜诸物。见《元史·百官三·尚食局》。明代尚食局,与唐同,掌御膳;尚食官除掌膳羞品齐之数外,还管尝食,凡进御饮食,尚食得先尝之而后进。见《明史·职官三·女官·尚食局》。

猜你喜欢

  • 监督太监

    宦官职名。明置,见“御马监”。

  • 官名。战国秦置。主管财政收支的官吏。官府、范囿等机构及县尉等官员僚属均设。有“官计”、“苑计”、“尉计”等名称,总称为“计”。《睡虎地秦墓竹简·效律》:“计用律不审而嬴不备,以效嬴、不备之律赀之,而勿

  • 按察诸道刑狱使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非常置,临时差遣,分路判察各地冤狱。官名。辽置,属南面分司官。掌审核诸道刑狱案件。《辽史·圣宗纪》记开泰六年(公元1017年)七月曾遣刘京分路按察刑狱。

  • 宿直司

    官名。辽朝北面官。辽以百官番宿为宿直,宿直司专掌轮直官员宿直之事。置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宿直官、宿直护卫等职。官署名。辽置,属北面御帐官。掌轮直官员宿直之事。设官有宿直详稳、宿直都监、宿直将军、宿

  • 市工务局

    市政府的属局之一。国民党政府设置,以局长为主官。掌理公共房屋、公共体育场、公共墓地的设计、监修及公园的建筑管理事项,市民建筑的指导取缔事项,道路桥梁沟渠堤岸及其他土木工程设计建筑事项,车辆的登记检验事

  • 按摩生

    杂任职名。唐于太医署置按摩生十五人,从按摩博士学导引之法以治病。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可充任按摩师。

  • 中御府长

    官名,汉时齐国置,掌王后钱财衣物等出纳及库藏。《汉书·扁鹊仓公列传》:“齐中御府长信病。”

  • 管理苏州织造

    官名。清朝内务府广储司所辖负责苏州织造官员,由司员内奏简。

  • 督漕科

    清朝兵部职方清吏司所属办事机属。额设经承一人。

  • 宫门抄

    又名“邸抄”、“邸报”。因抄录揭示于宫门之外,故名。详“邸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