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殷朝置。武官。《殷契粹编》第一一六九片: “多臣往 (警)。 ”
官名。亦称符玺郎中,属符节令。以郎官而掌符玺,故名。东汉员四人,二人在中,主符及虎符、竹符之半者。”官名,汉置,掌皇帝符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殿中常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
官名。唐朝都水监河渠署次官,置一员,正九品下。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官名。清置,见“科布多参赞大臣”。
满语官名。汉译为“尚膳总领”。为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官。
参见“谥”、“谥法”。
官署名。南宋置,属吏部考功司,掌成忠郎磨勘、关升、资任、较考等事。
官名。北齐设置,见“中尚食局典御”。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掌奏歌乐。《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晏子臣于庄公”,“公令乐人奏歌”。(1)官名。战国时魏、楚两国设置,掌音乐。桓谭《新论》说:“汉文帝得魏文侯时乐人窦公,百八十岁。”《新论》所说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三班,与宁远将军同班,代旧宁朔将军,普通六年(525) 罢。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三班,与宁远、明威、振远、电耀四